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开学第一课》:少年更是追梦人

发稿时间:2022-09-05 10:0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开学第一天,妈妈带我看了《开学第一课》,带我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课堂。”北京市海淀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卢锦弘说。

  新学年伊始,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2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全国很多中小学生像卢锦弘小朋友一样,伴随着这节“国家级思政课”开始了新的学年。

  无梦想枉少年

  “徐梦桃的出现把我的思绪又拉回了今年的冬奥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樊司琦说。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邀请“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科学家、冬奥会冠军、考古学家等新时代的奋斗者现身说法。

  “这些奋斗故事,激励广大青少年赓续奋斗精神,实现伟大梦想。”全国模范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教师陈明青说。

  很多学生与樊司琦一样,在徐梦桃的讲述中再一次回忆起奥运健儿为梦想在赛道中一次次翱翔的画面。“世界滑雪冠军徐梦桃一次次从失败中站起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走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这是多么令人钦佩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四(1)班的学生方昱璎说。

  孩子们敬佩这些奥运健儿能赢得奖牌,成为大家口中的“英雄少年”,更让孩子们敬佩的是,他们在赛场下为梦想流下汗水和泪水。“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只是一个结果,自己努力奋斗的逐梦过程才是真正重要的。”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初二学生戴乐孺说,奥运冠军的这句话最能打动人,也最能给人力量。

  无梦想,枉少年。

  “现在正是为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种下奋斗梦想种子的关键阶段。”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书记、校长丁凤良说,自己在观看之后愈发深切感受到培育价值观念、涵养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要守好“主阵地”,管好“总开关”,做好“推进器”。

  无奋斗不青春

  “我发现,无论是从荒原上种出全球面积最大人工林场的三代造林人,还是勇攀世界之巅的青藏科考队;无论是舰载机英雄飞行员,还是不忘使命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们都是通过不懈的奋斗,最终才能成就梦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学生王陈晞说。

  一个个榜样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奋斗者都是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追梦者、圆梦人。

  “在今晚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奋斗者的魅力,以及小我熔铸于大我的历史使命。”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三学生俞哲灏说。

  无奋斗不青春。

  如何把榜样的奋斗与青少年的行动结合起来?“《开学第一课》把课堂‘搬进’塞罕坝机械林场和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当孩子们在祖国广袤大地上切身感知大美河山、生态文明时,他们也真实地感受到了奋斗的意义。”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班主任赵丽娜说,时代的进步、民族的复兴,需要每一代中国人一棒接一棒地奋斗,在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孩子们会感到“无穷的人们,无尽的远方,都和我有关”。

  正如赵丽娜所说的那样,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马轶楠看到谢华安院士那双为了育种事业工作了50年的手时,突然感到了肩上的责任,“祖国未来的重担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挑起”。

  理直气壮讲好“大思政课”

  跟亿万中小学生一样,很多教师也观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他们感到震撼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

  “讲述者们不但为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天津市河西区中心小学教师王晓雪说,这堂课也是对思政教师的鞭策,要为祖国培养能够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前辈努力奋斗的成果。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年轻一代手中才能完成,现在还在上学的孩子们就是未来实现梦想的那一代。”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韩震说。

  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讲好“大思政课”。“只有理直气壮讲好这堂‘大思政课’,讲好中国人自己的奋斗故事,教育引导青少年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时刻不忘坚持、不忘拼搏、不忘奋斗,才能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龚杰克说。

  本报北京9月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