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清华大学毕业生以人生选择回答时代之问——莘莘学子赴远方

发稿时间:2021-04-26 09:4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

  毕业生代表黑泽将回陕西成为一名基层选调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服务。此次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黑泽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希望能融入乡村振兴的洪流,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所学,贡献力量”。

  和他作出相似选择的,是这样一批清华人:新疆军区某团副参谋长李高杰爬雪山、翻达坂,将青年对祖国最质朴的爱融入边关的风雪洗礼中;机械系毕业生方鹏飞投身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事业,至今已扎根四川德阳十余年;阿丘科技创始人、计算机系毕业生黄耀正为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工业检测平台挥洒汗水;工物系博士毕业生李姝莹投身国际原子能机构……

  这是对频上热搜的提问“清华毕业生都去哪儿了”最有力的回应——数据显示,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清华毕业生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到重点行业和领域就业的比例已由20年前的三成提高到现在的八成;京外就业比例也由20年前的不到三成,变为连续8年超过五成。近10年来博士毕业生到海内外高等院校、省部级以上科研院所等学术单位就业的比例超过50%。2017年以来,累计输送中国籍学生246人次赴54个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其中海外岗位超过60%。

  从校门到社会,站在人生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这群清华人的去向不一。但众多个体的选择,汇聚成当代清华人面临重大人生关卡时的集体思考——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

  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的响亮回答——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时代之问:清华的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清华的毕业生都去哪儿了?”人们热议的背后,是对一所大学人才培养效度的审视。在公众的认知中,清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不仅代表着清华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也代表着中国青年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份成绩曾遭受过时代的冲击。

  2002年,清华大学只有27%的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就业,其余的都出国留学或去外企。彼时,国内其他高校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当时,一名在清华大学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说:“外企抢得最厉害,跟毕业生谈工资,一出手就是每月几千、上万。要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难呐。”

  时代之问,需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予以解答。

  十几年间,学校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守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他们认为,如果清华大学每年招进来全国最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很少有人投身国家主流的行业和领域;如果在国家最关键的工程、最重要的项目中,没有清华毕业生的身影,或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不会被社会和公众所认可,应该承担的教育功能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在“为国育才”使命的激荡下,一场人才保卫战就此打响——清华大学决定,评价各院系教育水平的标准,除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外,加一条:毕业生的流向。如果大多数人去国外和外企,就说明院系教育工作没达标。

  2002年,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和开展就业引导工作;2003年,清华大学引导毕业生就业的“启航计划”全面展开。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相继成立,学校和各院系的党委书记都担任组长。全校教师都参与其中。每到暑假,清华大学组织100多支考察团,带着即将毕业的学生分赴全国各地找“婆家”;一旦学生动了心,毕业时再组织他们到“婆家”定亲。

  此后,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经过一次次工作部署、一场场专题研讨,“就业引导是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环节”成为共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他们作出选择时遵循的原则,成为大学教育的基本检验。

  远行的种子,深埋在出发的原点

  从清华园到布达拉宫有3700多公里,这段路,清华大学化工系2015届本科毕业生高帅一路走来没有迟疑过。毕业季,他背上行囊来到拉萨,投身基层,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

  高帅并不是去远方的第一个清华人。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篇的杨知方,曾有众多就业选择,最终让他选择成为一名青年教师的理由很简单——重庆大学电力系统研究需要人才,西部“一带一路”的开发建设需要人才。

  长期以来,职业发展类问题始终是清华学生面临的一大困惑和主要压力。《清华大学基础信息调研》和《清华大学研究生基础信息调研报告》显示,在12项本科生面临的学习生活困扰因素中,“个人前途问题”和“毕业去向问题”的困扰程度长年占据前两位;在7项研究生压力来源调查中,“就业前途问题”略低于居首的“学习科研问题”,显著高于其它方面压力。

  当“从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全局高度认识和推动就业引导”成为共识,如何构筑一个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的学生职业发展育人格局变得至关重要。

  2015年,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更名为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从“就业”到“职业发展”,不仅是名称的改变,也是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的深化与发展。

  近些年,清华大学的专业化教育体系不断搭建,职业发展指导的深度不断拓展。目前全校各类职业辅导活动年均覆盖学生3万余人次,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全覆盖。

  对于清华毕业生而言,远方,也许是少人问津的基层边疆,也可能是无人开拓的新兴领域。而一颗颗远行的种子,正深埋在他们出发的原点。

  机械系2012届硕士生李金玺一直纠结毕业之后去哪儿,希望发挥专业所学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但苦于不知道这样的路究竟在哪里。

  真正让他找到人生方向的是一次就业实践——当他在系里老师的带领下,在徐工集团看到气势磅礴的超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时,心中莫名地产生了一种亲切感:“这应该就是学校一直说的大舞台,是我们能够干事业的地方。”

  如今,已在徐工集团锤炼9年的李金玺,不仅承担全球首款8轴千吨级起重机底盘的总体设计任务、担任徐工集团总部科技质量部的部长助理,而且成为机械系校友导师,将自己在择业、工作中的心得感受传导给师弟师妹。

  2003年以来,清华大学在全国各省份累计建立就业实践基地240余个,每年有5000多名学生通过就业实践走进重点单位。

  只有贴近草皮,才能看清草根,真正寻到自己想要扎根的土地在哪里。

  选择“无人区”:不仅走得进,还要留下来

  做出选择、走进“无人区”,是因为理想;默默扎根、留在“无人区”,则考验信念。

  在不少人看来,学生找到工作了、就业率完成了,就业工作就大功告成了。但在清华人眼中,衡量学校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不仅仅是一个个光鲜的数字,还包括如何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沉下心、扑下身”“留得下、干得好”。

  清华大学的职业发展指导工作绝不能只停留在就业季,还要对毕业生“扶上马,送一程,关心一生”。

  近年来,清华大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平均每年走访近20个省(区、市),看望在基层公共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校友,并送新一批毕业生上岗。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多次赴广西看望校友,并坚持每次至少走访一个地、市,到县、乡一线实地看望校友。

  2020年6月,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步缓解之后,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带队赴四川访问,并与在东方电气集团工作的校友代表座谈。

  在西部基层工作的某校友,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学校得知后第一时间协助联系医疗资源并支援了部分医疗费用。航天航空学院2012届博士毕业生谷振丰毕业后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受邀在2020年学校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发言。“关心一生”的行动得到了吕大龙、董钧、赵伟国等校友的捐赠和支持。

  一批批教师持续不断加入,成为学生职业选择、人生规划的引路人。

  就业引导解决了“我要去”的问题,但要激励更多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还必须解决“去得了”的问题,实现大学与地方的良好互动。

  “以前报考地方公务员,至少要跑三趟——第一趟报名,第二趟笔试,第三趟面试。如果加上体检,‘战线’就要拖得更长,一般录取完都要到毕业季的6月,很多学生等不及就签了别的单位。组织部门也没有‘出门’招人的习惯。”有负责就业的老师表示,十几年前,高校毕业生难以大批量进入党政机关工作。

  针对这一情况,2009年以来,清华大学与相关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密切合作,探索出以“省校合作,定向选调,两个靠前,两个服务”为特征的定向选调工作机制,即:高校党委与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紧密合作,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拿出名额面向一定范围的高校毕业生定向招录选调生,并主动优化招录程序。

  一组数据则更能佐证在这一政策的牵引之下,清华大学就业工作与地方引才工作的良性互动:2008年,清华大学仅16名毕业生到基层公共部门工作,而在2020年有278名毕业生选择以定向选调生的方式扎根基层。过去12年累计输送的2200余名选调生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作,其中更有近百人扎根在新疆、西藏、青海等艰苦边远地区。

  从毕业时“清华毕业生都去哪儿”的好奇,到初到工作岗位上“清华毕业生都能干点啥”的打量,一代代学子用踏实、勤奋的拼搏,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彰显着清华人行胜于言的品格。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表示,未来,清华大学将在就业工作上努力建成3个体系:世界一流的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实现对学生的职业辅导从“全覆盖”到“高水平”;中国特色的就业引导体系,实现对学生的就业引导从“抓重点”到“全方位”;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信息交互体系,实现与学生的就业互动从“信息化”到“智能化”。

  但清华大学的两个服务永远不会改变:服务党和国家人才战略需求的宗旨不变,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中心不变。

  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捍卫一个共同的名字——清华人。

  正如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所说,他们,是这样的一群人:“希望你们成为眼里有光的人。眼里有光是因为心中有理想,人生有目标、有行动,你们就会影响更多的人,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希望在新的起点,你们能拥有更长远的眼光,不仅成为眼里有光的人,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增添更多的光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