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这是一次常规的试验现场。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如果飞行器技术状态稍有偏差,很可能直接落在船上,关乎任务能否如期完成,更关系到船上百号人的生命。
“这种天气,你们的飞行器能行吗?”在一片质疑声中,这次试验的技术负责人王旭低头沉思了一阵子,回答“能!”
试验船迎风出征,舱室内的每个人只有死死攥住船上的固定物,才能勉强保持站立。“五、四、三、两、幺——发射!”一声令下,飞行器如利剑出鞘,划出一道完美弧线。一位现场观看试验的首长连连叫好,向团队成员竖起大拇指,“早就听说你们这个团队,胆子最大、最敢干”。
这个被评价为“最敢想、最敢干”的队伍,就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新一代精打体系武器系统青年创新团队,他们历经多年攻关,坚持自主创新,成功研制出我国新一代精打体系武器,4项核心指标国际领先,解决并突破了40余项重大关键技术,获得授权专利100余项。
沉甸甸的成绩背后,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团队。前不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他们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此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默默无闻,他们上高原、赴戈壁、走海疆,进入无人区,只为潜心钻研,锻造大国长剑。
“就凭我们敢想敢干”
这支团队现有成员45名,副总师以上就有8名,主任、副主任设计师35名,35岁以下青年比例为71%。王旭是其中一位80后副总师,他告诉记者,“青春”和“创新”是这支团队的两个关键词,“因为青春,所以热血,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一次,型号设计方案遇到“卡脖子”难题,十几位国内顶尖专家给出了增加一套独立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不过,这支“脑子里总是装着创新”的青年团队却认为,专家给出的方案虽然可能有效,但系统更加复杂,会大幅提高飞行器的设计成本,还会严重影响项目的研制进度,不到万不得已,不宜采用。
经过100余次高性能计算和200多次仿真实验后,团队提出一种独创的布局方案,最终得到所有专家的认可,一举为该型号节省下20%的经费。
王旭认为,这种“胆量过人”的创新精神是受了前辈的影响。
某型号的技术创新率极高,非以往型号所能及。预研立项的时候,就有人质疑:“你们比国外同类型号迷你、轻便,指标还要比人家翻倍,凭什么?”
“凭什么?就凭我们聪明,凭我们敢想敢干!”时任该型号的老总师以近乎条件反射的速度回答。
当时,老总师提出的想法,被解读为“各项指标翻倍,非常吸引人”。部分领导却有些迟疑,认为“不可能实现”,甚至拍着桌子大吵。老总师一边讲述自己的理由,一边把具体的实施方案拿给领导看。
最终,领导被说服了。老总师称之为“吵出来的创新”。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很多这样的老专家。比如刘永才院士,因为敢想敢干,人称“刘大胆”“拼命三郎”,还有姚绍福院士,也是有想法、能充分听取大家意见、鼓励年轻人放手去干的人。
今天,现任型号总师邹晖也像当年自己的领导一样。他和大家约定:“可以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我说了,你也可以说,也可以吵,但核心是要提想法,必须讲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是怎么推出来的。”
力挽狂澜于毫厘之间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确打击武器要想成功命中靶标,就必须有精准的设计。一个复杂的系统,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抠得细。
某次重要任务在海上悄然展开,发射流程却异常中止。
作为发射现场技术负责人,王旭从突发状况中快速冷静下来,在上百兆的大数据中,找出了2帧异常信号跳点,成功将故障定位。调整状态后,他毫不犹豫做出决策——继续执行发射任务,挽救难得的试验窗口,完成了当天的任务。
团队成员、另一位80后副总师李娜告诉记者,“要在上百兆的大数据中找出2帧异常信号跳点,好比在浩瀚的银河系定位一颗小行星,然而,我们的团队做到了!”
在该型号每个舱段,每一条电缆的敷设都精确到毫米级,丝丝凝结着团队电气设计师的智慧和心血。
要让一个数米长的“大家伙”成功装配,结构设计的误差要比一根头发丝还细。为了一次完美的匹配,团队的结构设计师可以坐在电脑的设计图前,一坐就是一宿。
在这支团队里,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一个个看似平常的技术决策,背后是多少次彻夜不眠、多少次失败的磨砺,要在关键时刻大胆决策,更要在毫厘之间心细如发。
“黑色89小时之后的黎明好美”
一项重大任务实施在即,关键时刻却“杀出个程咬金”,团队遇到一个在飞航领域前所未有的技术风险。
在召开12次国内高级别专家咨询会、收集200余条专家意见后,团队梳理出100余项需要逐一分析排查的因素。现场技术负责人王宇飞至今记得,当时翻开任务进度表,截止时间就在眼前,飞行试验必须在5天后进行。
半夜12点,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部仿真实验室的大厅依旧灯火通明。灯光下,10余名技术人员的身影来回穿梭,他们已在仿真实验室连续工作了89个小时,机器不停人不停。
要在300余条仿真实验中反复采集问题线索,在细微之处捕捉蛛丝马迹,团队中两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兵”很快就感到吃不消。
“眼睛一直盯着屏幕,脑子一直在高速运转,时间一久整个人都是晕的,像发高烧一样,听得到队友在喊我,但身体已回应不了。”团队成员魏昊楠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王宇飞看到了队员的身体变化,二话不说立即接过采集数据的工作,并督促他回家休息。
飞行试验当天,团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信念:以必成之心,创未有之业。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现场一片沸腾,大家相互拥抱,又是哭,又是笑,多年沉积的深沉情感,在这一刻恣意奔放。
他们任由泪水在一张张满是笑意的脸上流淌。本是青葱少年却满脸络腮胡,仅仅30来岁的青年骨干,有的两鬓却已爬满风霜。还有团队总师消瘦且疲惫的脸庞都在告诉外界,他们一路走来是多么艰辛。
但他们无悔——成功的那一刻,一切都值了!
回首这段往事,团队成员都亲切地称之为“黑色89小时之后的红色黎明”。
这些年,“精打”团队在骄阳炙烤下试验,在大雪冰封中排故,奔波在戈壁荒野,航行在万里海疆,用行动诠释“团结奋斗、负重拼搏、科学求实、敢为一流”的飞航精神。邹晖说:“青春,就是奋斗的代名词,百炼成钢。”
一场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修炼
这支团队的成员都是清一色学理工的,却个个是“诗人”。每当型号出征前或成功后,团队成员的微信朋友圈里总会晒出几句自己写的诗词,抒发一下豪情壮志和喜悦之情——
“利剑倚天起,惊雷彻汉霄。功成纵马去,落日染芦蒿。”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两千里外关河。风起粼波,星耀绿洲,五年匆匆已过。”
……
团队青年不但有诗情画意,更有如诗人一般对精神世界的纯粹追求。
成长在繁华的都市和互联网时代,大多毕业于名校的团队青年,要经受住诱惑潜心研究,克服浮躁心态,要在无人喝彩时默默坚守,在烦躁寂寞时跟失败对着干,在别人“飞黄腾达”时守住初心,这是一场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修炼。
“我的一些同学笑话我,你图个啥?”团队成员李娜告诉记者,有些同学的收入是自己的好几倍,虽然自己也算吃穿不愁,但对比起来,还是落差很大。
说起这一点,团队成员都向记者表示,诱惑不是没有,但是比起外面的诱惑,这里有更吸引他们的东西——他们毕生的理想信念、他们深爱的航天事业。
正是基于这样纯粹的追求,这支团队自2005年建立以来,先后有5人成长为型号总设计师、18人成长为副总设计师,为我国后续武器装备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人才基础。多位青年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担任首席专家、专家组组长、核心期刊编委等重要学术职务。
在阅兵式上,这支团队研制的武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一幕时,每个团队成员都难以平静——当年那个义无反顾投身航天事业的倔强少年,仿佛就在眼前。
如今,他们仍有少年初心。他们是我国国防高技术领域的青年集体代表,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砺剑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