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看视频
哼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长大,经历了风雨里抡大锤、爬油井的青春岁月,对采油女工冯萌萌而言,歌中所唱,正是自己生命的主旋律。
她头戴红色头盔,顶着盐碱滩上的风沙,爬过荒野上的井架,在磕头机下迎朝阳、送晚霞,守护着一口口油井。
在女孩最爱美的年纪,她选择成为绽放在大港油田盐碱滩上的一朵“石油花”,十几年来,越是艰苦根扎越深。
怀揣着石油人“改造世界的雄心”,这个姑娘吃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敢啃前人没能攻克的技术难题,带领石油工人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人们用“天津市最美女工”来称赞她的美,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来褒奖她的汗水和付出。
今年,她胸前又多了一枚“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在她看来,这是对所有一线石油人的致敬,也是她把青春年华洒在盐碱滩上的最美印记。
当采油工的日子繁重而枯燥。冯萌萌总琢磨着,把平淡的日子挤出“油”来。
她与石油的缘分,或许是命运的召唤。“油二代”的她在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白领。然而母亲突然患病,让她决定辞职,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大港油田,成为一名采油工。
等待她的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滩、满是油污的工作服和墙皮掉渣的办公室,但最让她不能接受的是,身边总有人议论纷纷,“冯家闺女在外面混不下去才回来的”。
好强的冯萌萌下决心争一口气。她从认识扳手开始熟悉一件件工具,泡在泵房里一待就是一天。她跑前跑后给老师傅递工具,默默记下不同设备的操作要领;她追着技术人员请教井上的各种数据,又跑回电脑前细细分析每口井的“脾气秉性”。作为女工,她敢尝试独自一人维修五柱塞高压注水泵,30颗42号大螺栓都依靠臂力松开又紧固,直到累得胳膊再也抬不起来。
很快,这个爱琢磨、肯吃苦的女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更令人吃惊的是,她决定作为唯一的女工,参加采油厂青年员工技术比武。其中一个项目是比赛更换笨重的闸门,女工的体力明显处于弱势。为了提高速度,冯萌萌一次次练习,整个胳膊都被压成青紫色,手指磨出厚厚的茧。一次,她的手被砸伤,鲜血直流,可为了比赛,她咬紧牙关,握紧大锤抡起一下又一下,每一次震动都牵扯着伤口。她疼得眼泪往下掉,却依然没有停止训练。最终取得了采油厂女工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冯萌萌渴望更大的舞台。2013年,她参加了中国石油集输工职业技能竞赛,那是百万石油人的最高竞技场。集输工不同于采油工,冯萌萌又开始全新一轮的苦练。很多人都奇怪,每天工作如此辛苦,她哪来的时间学习和训练?原来,她把用来睡觉的时间掰成了3部分:先哄孩子睡两小时,深夜1点爬起来学3小时,再休息一会儿去上班。
赛场是对力量与技术的多重考验,强度之大让不少小伙子都难以招架。冯萌萌咬紧牙关,将每个阀门盘根都拧得死死的,一天下来,她的牙床都咬出血沫来,终于从全国最顶尖的石油工人中脱颖而出,拿下银牌。
这股奔着目标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劲头,已成为冯萌萌生命中的一种惯性。她亲历了厂区里每一口油井的投产,见证了三相分离器、多功能储集器、污水撬装系统等多处设备的试运行,“这里的每一台设备、每一口油井、每一本资料,连站内的每一样工具,都见证着我的认真、我的努力”。
她负责的60多口油井,分布在大港油田的边远矿区。作为守护这些油井健康的“医生”,井上的每一丝变化都牵动着她的心。每天清晨,她要赶五六十公里才能到矿区,然后开着电三轮,带着各种工具逐一排查问题。一遇到恶劣天气,她总是起得比别人更早,第一个冲到井边。
井上的工作辛苦又单调,爱笑的冯萌萌总带着大家“苦中作乐”。她爬上9米高的抽油机,和男同事一起调整光杆对中,盘泵、拆卸液力端阀座这种脏活儿她直接上手,从不皱眉。狂风里,烈日下,冯萌萌的工作服经常被汗水浸湿,大家笑称她是“女汗子”;暴雨中的逆行也是家常便饭,她冒雨仰着头,举起管钳调整采油树盘根时,雨水顺着袖子、脖子往下灌,她又成了一名“湿人”。
她不停地琢磨,如何用互联网技术给老油田注入新生命。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和反复计算,冯萌萌提出“关于引进数字化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建议,井站无人值守、生产数据采集、生产状态实时监控等一系列高科技数字化信息技术让老油田变得年轻起来。据统计,采油厂用工减少12%,人均油气产量提高了49%,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41%。
冯萌萌探索给油井“治未病”,总结了“管井三字经”等10余项数字化管理成果,解决现场生产问题百余起,避免产量损失近千吨。如今,她打造的“王徐庄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石油数字化油田的样板,她也成为大港油田最年轻的首席技师。
作业区技师以她为中心成立了技术创新团队。一方小小的工作室,成为技术创新的“泉眼”。她带领大家先后制作出油封扳手、防盗丝堵等专用工具,革新阀座1000余件,解决设备难题300余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6项,累计创效1500万余元。2019年,“冯萌萌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天津市“十大示范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一路走来,冯萌萌打心眼里越干越爱这行。她知道,那些经石油工人开采出的石油,源源不断地流淌进这个国家的“血管”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变人们生活的动力。而她,正是这股强大动能中的一点力量。
她喜欢站在朝夕相处的磕头机旁,静静看着它起起落落,“你看它无论多少次低下头,下一秒总会再次把头高高昂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崔丹丹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