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90后驰援湖北医疗队员的“怕”与“不怕”

发稿时间:2020-05-05 09:0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五四青年节是充满青春活力的节日。在这个日子里,回想抗疫前线那些青年医疗队员,尤其是80后、90后,在雷神山奋战所发挥的作用,让我们感慨,也让我们感动。”在5月4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雷神山医院辽宁医疗队代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大医二院”)副院长刘志宇说。

  刘志宇介绍说,大医二院医疗队一共有174名队员,其中51%是90后,辽宁省其他医疗队中90后的比例大概也是如此。刘志宇在90后队员身上看到了血性的情怀。他说,“他们报名的时候都是主动请战”,“既让人感动又让人觉得可爱”。

  “我怕,我也不怕”

  在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抗疫前线的时候,这些年轻人心里会不会也有些许不安?从一位90后队员写的《我的“怕”与“不怕”》中,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出当时90后队员们的心理状态。

  这位90后队员写道:“我怕,是因为看到武汉日渐增长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数字;我不怕,是因为想起了我身上穿的这身白袍;我怕,是因为看到了医护人员有陆续倒下的情况;我不怕,是因为看到我们更多的武汉同行前赴后继。在飞机上我怕,是因为这座城市对我来说确实充满了未知,甚至充满了一些恐惧;但是我不怕,因为进到病区以后,我看到了患者对我和队友们充满关爱却无助的眼神。”

  到抗疫前线的90后女队员中有不少是既为人女,又为人母。记者在雷神山医院病区建成后的第三天到病区采访,一位平时语言表达非常流畅的护士长却连忙后退。刘志宇很不理解,请护士长必须要跟记者讲一讲医院病区建设的情况。她硬着头皮讲了,讲完以后,问刘志宇能不能跟记者商量一下,这个节目不要在黄金时段播出。刘志宇很不解,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怕我父母看了受不了。”

  没有告诉父母,而“偷偷”来到“前线”的情况在90后队员中并不少见,这“充分体现出了90后年轻人的家国情怀和职业本能。”刘志宇说。

  90后年轻人照料90岁的患者

  雷神山医院的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60岁以上患者比例是51%,80岁、90岁以上的患者有数十名。90后的年轻人,照料“90后”的老年患者,是雷神山医院的一道风景。

  刘志宇介绍说,病区曾经收治了一位98岁高龄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这位老人家中有5人感染新冠肺炎,其中2人病情很重。他的一个女儿跟他一起入住雷神山医院。入住的时候,因为老人身上有很多基础病,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烧伤、血栓等相关问题,家人不敢抱太大希望,但是跟医护人员透露,2020年4月26日就是老人99岁大寿。

  雷神山医院几层专家团经过评估,认为尚有可为。在病房专家、病区专家,以及护理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这位老人在入院后的第19天顺利出院。“这19天的历程中,如果没有诸多90后的年轻医生和护理团队给老人提供很好的营养支持、很好的血栓治疗、很好的卧床并发症防范、很好的心理呵护,这位老人想平安离开这里是很难的。这也彰显了我们90后的技术能力和情怀担当。”刘志宇说。

  充满温度的文化墙

  在雷神山医院,有一条充满温度的走廊,走廊的温度来源于一面文化墙。这面文化墙诞生的背景,是一些90后年轻人下班后感到压力很大,需要释放,同时,他们又觉得这个临时的战地医院走廊里缺乏温度,所以就用他们的笔,用他们的智慧,在走廊一面面的墙壁上画下了自己家乡的文化,让武汉深刻感受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支持和帮助,让这条走廊变得很温暖。

  刘志宇在雷神山医院工作的过程中,还见到了很多年轻的90后建筑者、志愿者,以及后勤保障者,他感慨道:“他们跟我们年轻的90后医护人员一样,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拼搏精神,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未来中国的力量所在。”

责任编辑:叶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