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西安:立足新时代 破解志愿服务发展难题

发稿时间:2019-08-11 09:55:00 来源: 西安日报 中国青年网

  红十字志愿者在长安大学城半程马拉松活动中进行志愿服务。

  临潼区“石榴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秦岭开展志愿服务。

  市红十字会探索实践优化服务 让爱心暖流汇聚成江海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多年来,西安市红十字会团结并紧紧依靠广大红十字志愿者,开展了大量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改善易受损群体境况的同时,打造了内涵丰富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广大红十字志愿者积极在应急救援、健康关怀、人道救助、红十字精神传播、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筹资劝募等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红十字志愿服务,为改善易受损群体境况、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培育红十字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引领红十字志愿服务专业化、常态化、项目化发展。市委文明办、市红十字会联合多年常态化开展“奔跑的红十字‘救’在你身边,急救知识万人学”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通过开展公益大讲堂、急救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推动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五进”(进社区、学校、村堡、机关、企业),项目荣获2018年度西安市志愿服务“四个最美(最佳)”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市红十字会成立“铁军攻坚小组”,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和志愿服务工作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覆盖更多人群。截至7月31日,全市红十字系统共计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430期,培训人数80653人。

  因地制宜开展响应社会需求、符合红十字会宗旨、志愿者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市红十字会将志愿服务工作分为五部分统筹推进。一是常规志愿服务是基础,市红十字会始终坚持开展敬老助老、扶贫帮困、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将其作为红十字志愿服务最基础、最根本的项目。二是结合各类节日或节点开展志愿服务,比如“学雷锋日”志愿服务活动、清明节缅怀纪念活动、“5·8世界红十字日”宣传纪念活动、世界献血者日无偿献血活动等。三是开展大型活动服务保障,在长安大学城半程拉松、曲江半程马拉松和第四届丝博会等大型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提高大型活动保障能力。四是开展“小快灵”志愿服务,在志愿者群发布消息组织相关血型献血志愿者特别是“熊猫血”志愿者在血站血量紧缺时自行前往献血,组织志愿者对特殊群体进行心理援助。五是开展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在职党员参加“感动西安 添彩党旗”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固定党日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7月底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

  充分尊重红十字志愿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壮大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管理在中国红十字会志愿管理平台和志愿云两个系统都需要使用,造成志愿者管理存在一定混乱。今年年初,在市委文明办马蓉老师的指导,对西安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账号进行了优化,彻底理顺了两个平台的使用界限,厘清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进一步简化志愿者登记注册工作,制作《西安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登记注册指南》,协助引导每一名志愿者网上登记注册,实现志愿者证“零跑路”办理。结合初级救护员班为志愿者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保障能力。为参与大型活动的志愿者制作纪念证书,提高了志愿者荣誉感和获得感。今年,已新登记注册红十字志愿者320人,志愿者队伍规模达到1020人。

  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贺信精神,继续围绕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线,与“三救三献”业务工作相结合,在优化细化服务领域,扩大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提供“菜单式”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展开探索实践,让爱心暖流汇聚成江海,推动我市红十字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市红十字会 李晓东)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志愿服务工作的成绩,对我们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团委的负责人,作为临潼区“石榴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管理者,我深受鼓舞。

  要带头学、带头讲,做学习宣传贺信精神的标兵。临潼区“石榴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1年,目前由共青团临潼区委统一管理,并组织开展日常活动。经过8年的历练打磨,形成目前制度、体系较为完善的志愿服务队伍,共有在册志愿者3万余人,成员涉及临潼区94家党政机关、65家企事业单位、4家驻地高校、165家青年文明号单位和133个“两新组织”,基本覆盖了全区所有单位,是临潼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青年军、活力军。共青团临潼区委作为这支队伍的管理者,我们要带头学、带头讲,学思践悟贺信精神,要让“石榴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既成为临潼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头羊,也要成为志愿者们思想建设上的标兵,为这支临潼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青年军、活力军注入充沛的思想源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要抓落实、抓践行,扎实推进“六项制度”建设。学习贺信精神,要在工作中抓落实、抓践行,把志愿服务活动在不断总结中,推向深入;把志愿队伍建设在不断吸纳中,形成规模;把志愿服务项目在不断提升中,形成品牌。共青团临潼区委充分总结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做法,提出了推进“六项制度”建设,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制度、健全志愿者工作培训制度、完善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建立志愿者服务考评制度、完善志愿者服务保障制度,形成志愿服务闭环的工作思路。

  通过深入推进相关工作,建立起社会公开招募和组织招募相结合、广泛宣传和重点发动相结合的招募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志愿者体系。通过对志愿者进行沟通、礼仪、救助、自护等知识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石榴花”志愿者服务专业化水平,截至目前,团区委共组织志愿者培训78期,参与培训志愿者达2万余人次。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志愿汇手机APP开展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实行数据平台、团区委、志愿服务队服务记录三级管理体系,为志愿者考评工作提供最有利的数据参考。结合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情况统计,制定考评规则,每年对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表彰,为引领全临潼区更好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团区委还积极联系区公安局、司法局等单位,共同建立志愿者维权小组,保护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团区委还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围绕全市全区重点工作,讨论研发活动载体,打造具有社会行动力和深远影响力的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创建了“车让人·人守规,做文明有礼临潼人”、“保护秦岭创绿护绿”、“垃圾分类 共建美丽临潼 ”、“河小二”跟随“河长”去巡河、“国庆旅游黄金周志愿服务”、“小葵花”关爱行动等六大主题品牌服务活动,通过这些工作的扎实开展,逐步打造招募、培训、参与、管理、保障、提升的志愿服务工作闭环,以志愿服务活动水平的不断提升,落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要强制度、做常态,让志愿服务作出更大贡献。近年来,临潼“石榴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紧密围绕临潼中心工作开展品牌志愿服务,通过积极参与开展“垃圾换水·唤回文明”“车让人·人守规,做文明有礼临潼人”“河小二”跟随“河长”去巡河等志愿服务活动,以良好的形象和优质的服务受到了中央和省市各级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并先后获得“西安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及“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加强“石榴花”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构架,指导各基层单位成立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符合街道、社区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石榴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平台管理工作,明确各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平台数据录入的专项负责人,确保志愿者参加活动的各项数据及时准确录入,为志愿者考评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从临潼人文、景区特色、城市设施、礼仪礼节等细节入手,使志愿者素质再提档次、志愿服务水平再提档次。通过不懈坚持和努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让广大志愿者的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继续彰显,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临潼区的新时代雷锋故事,为推进志愿服务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共青团临潼区委 于笑晨)

责任编辑: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