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青海城东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发稿时间:2018-11-19 06:55:54 来源: 西宁晚报 中国青年网

  在青海城东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个绝对”具体化,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形势下,城东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及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未保委和综治委的正确指导下,以“维护和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目标,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针对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特点,着力推进预青、未保各项重点工作,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依法履职,加强联动

  大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近年来,城东区未保委、预青组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重点工作任务,依法履行各自工作职责,不断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区委宣传部着力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在微信公众平台及微博上发布的各类信息严格执行“信息发布三审制”,不断创新管理办法,加强对网站从业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网络文化服务整体水平。区妇联积极探索加强家庭教育的多种形式,不断增强组织力量,拓宽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形成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区挂牌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与服务中心13个,村、居、学校挂牌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63个,建立家长学校76个,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区食品药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集中治理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氛围。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检查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439余户;在中高考期间,检查文化用品经营户20余户;同时,对辖区26所网吧、电子音像制品市场和游艺娱乐场所开展专项整治,依法取缔无照经营2户。城东公安分局专门组织警力在早晚上下学期间开展巡逻防控,强化校园周边治安管理。区卫计局着力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分别在春秋季对辖区18所小学的传染病防控、生活饮用水以及教学设施等进行全面专项监督检查,严防学校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发生。区人社局通过建立“日常巡视、专项检查、举报专查”的监察执法机制,切实加强对违法使用童工行为的检查监督和查处力度,对违法使用童工的行为,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2017年以来全区未发生一起非法使用童工案件。

  突出重点,创新形式

  着力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

  城东区紧紧围绕“七五”普法工作任务,将青少年作为法治教育的“关键群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形式。团区委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快捷、贴近青年、受众广泛等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发布禁毒信息40余条,不断创新禁毒宣传形式,将禁毒法律法规政策及毒品的危害更好地宣传到广大青少年中。团区委、区检察院精心打造全市首家由11名特邀宣讲员和11名宣讲员组成的预青未保“法治宣讲团”,拓展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以舞台剧、知识讲座等为载体,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并覆盖全区18所小学。团区委、区教育局组织开展“城东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展演”,共展出以校园法治文化为主题的书法作品196幅、绘画作品342幅、手抄报672幅、法治征文543份,并由各校以课本剧、合唱、舞蹈、少年模拟法庭、快板等多种表演形式展示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区教育局开展“寒暑假安全”自护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安全知识学习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等活动30余场,教育青少年19150人次,着力提升了广大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区司法局紧紧抓住学校这个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主战场,扎实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把“两法一条例”列入学校法治课的重点内容,分期分阶段实施宣传教育活动。区人社局通过在专项活动上设立人社政策宣传点,面对面宣传《劳动合同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城东公安分局抓准未成年人心理特点,选取“两法一条例”、《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辖区中小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截至目前,组织民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600余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0000余人次。区妇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开通网上家长学校,为家长搭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信息互动平台。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印发家庭教育宣传册6万余册、入户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进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和经验推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区法院建立“监护人法治学校”,在辖区中小学开展法治讲座。火车站社区、林家崖社区邀请律师、警察等专业人士,通过知识讲座、以案释法等形式,在辖区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大众社区联合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组织社区党员干部、辖区“两新”党组织、社区禁毒志愿者、富强巷教师、青少年等90余人到青海省暨西宁市禁毒教育基地开展“小手拉大手远离毒品、无毒社区你我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形成辖区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

  关注关爱,帮教帮扶

  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

  城东区积极整合党政、社会组织等资源,进一步强化对五类重点青少年的关注关爱和服务管理。团区委利用“七彩小屋”“关爱之家”“青年之家”等关爱阵地,以“三下乡”“学雷锋日”、寒暑假为契机,为全区农民工子女、贫困儿童送去关爱。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承办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37件,援助青少年37人。区法院进一步加大判后回访制度,对判处管、缓、免的未成年人进行回访,继续做好帮教措施,预防失足少年重新犯罪。区检察院认真落实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批捕率、起诉率和监禁率。同时,严格制定《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依法监督和配合有关单位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保障涉罪未成年人隐私不受侵犯。区民政局针对流浪乞讨儿童联合雄瑞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救助,将其及时、安全地护送到西宁市救助站,截至目前,已救助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6人。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儿童的救助力度,按照要求对困境儿童和孤儿给予了基本生活补贴和生活保障,确保每个受保障的孤困儿童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区残联积极开展关爱贫困残疾儿童助学活动,为4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儿童资助3000元助学金,用于学前教育伙食和交通费,有力保障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西宁市星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为智力残疾、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服务。区财政局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统筹安排相关工作经费130余万元,确保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区社区矫正中心联合社区干部、包片民警、司法所所长、学校老师等对失足青少年实施“一助一”结对帮教,共接收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5人,分别建立矫正工作小组5个。西宁睦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辖区12名辍学青少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他们主动上门帮扶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以四点半课堂和阅览室管理员身份参与社会实践,从“辍学青年”到“青年志愿者”,这不仅充实了他们的生活,更在助人为乐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立足岗位,细化措施

  不断拓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途径

  城东区从青少年社会组织管理、利益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社会心理干预等角度,引导各成员单位立足岗位职能,进一步细化各项措施,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途径不断拓展。城东公安分局严格落实警校联系制度,并开通维权绿色通道,向辖区学校全体学生发放维权联系电话,并提供全天候接待服务。区卫计局认真执行预防接种制度,长期深入幼儿园、小学、社区等,开展未成年人计划免疫工作,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治工作。区残联深入贯彻《残疾人教育条例》,切实保障全区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联合区教育局做好未入学残疾儿童登记记录工作,并逐一安排接受义务教育。区人社局成立全省首家“创客大学”,稳步开展创业培训,通过创业指导、政策落实、活动助力等措施完成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训95人;大力开发社区公益岗位,推荐32名就业困难大学生走上见习岗位;同时,做好小额贷款扶持创业工作,为15名青年创业人员审核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30万元。进一步强化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处理青年劳动争议拖欠工作争议1件、确认劳动关系争议1件、解除劳动关系争议8件、工伤赔偿争议1件,涉案金额65.8万元,促进了青年劳动者劳动关系协调发展。区妇联开设维权“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共接待维护儿童权益案件5起,并采取上门调解、电话回访等方式关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切实保障受侵害儿童的合法权益。

  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完善预青未保工作机制体制

  一是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及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充实、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青少年维权联络员,建立相对稳定的预防、保护工作联络员队伍;同时,建立以“青少年维权岗”成员单位、法律援助机构等部门专业人士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2017年度,城东区人民检察院、城东区八一路食品药品和市场监督管理所被命名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同时,创先成立的城东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全年接访量达238起。通过进一步健全资源整合、监测预警和协调联作的维权服务机制,实现以“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为中枢,以青少年维权服务热线、维权网站为纽带,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为阵地依托的“三位一体”服务网络,切实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应急救助等多方位的维权服务。三是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通过签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和未保、预青工作开展情况列入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推动了预青、未保工作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下一步,城东区将以夯实工作基础、强化法治宣传、打造品牌工作为重点,健全完善资源整合工作模式,整合社会和相关成员单位工作资源,不断提高工作的品牌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创新沟通联系模式,拓宽与青少年沟通渠道。积极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与青少年事务有关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重点加大对五类重点青少年的帮扶力度,整合党政、群团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工作资源,组织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结对帮教工作,建立相关制度办法,形成较为完善的长效机制。继续扩大青少年法治宣传覆盖面,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大胆探索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途径,积极同法律、心理、维权等社会服务机构合作。努力推动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