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安徽六安团组织:召集领头雁 集结生力军

发稿时间:2018-10-08 07:12:5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现在想想,当年扎根农村创业的路走对了,我们年轻人在农村成长,更应该带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啊!”7年前,安徽省霍邱县创业青年马国勇返乡养殖麻黄鸡。那时候,他的家底只有一栋简陋的小厂房。经过几年发展,当年的创业小伙儿已成长为霍邱县牧翔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企业已发展为集麻黄鸡种鸡养殖、加工、种苗销售于一体的综合畜牧养殖企业。

  去年,马国勇获评六安市青年五四奖章,今年4月,他的产业被团六安市委授予乡村振兴新青年计划“产业振兴示范项目”。“公司发展好了,我开始思考如何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作为青年创业者,我要为乡村振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啊!”马国勇告诉记者。

  “团组织如何凝聚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团六安市委多次召开会议,寻求整合各方资源,找准团组织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今年5月,团六安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环保局、市农委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新青年计划的意见》(下称《意见》),并在团市委成立乡村振兴办公室,立足市情农情,充分发挥团的工作特点和优势,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

  《意见》通过增强“创青春”的热度,促进产业振兴;拓展“领青春”的维度,促进人才振兴;培植“育青春”的厚度,促进文化振兴;提升“志青春”的温度,促进生态振兴;加大“炼青春”的力度,促进组织振兴,从而奋力开创新时代六安乡村振兴新局面。

  引领农村创业青年增技能、创事业

  毕业以后,马国勇回到家乡霍邱县石店镇养起麻黄鸡。在他看来,父辈们的养鸡模式很传统,经济效益不高。

  刚开始,马国勇满怀信心养了200只麻黄鸡,但只养了一个月,鸡就生病了。马国勇四处请教养鸡技术,两个月以后,他又养了2000只麻黄鸡,这一批鸡养殖成功,周围几个村的老百姓都挎着筐子上门排队买鸡。

  第二年,马国勇投资建了第一栋标准化产房,并学习先进养殖技术,将规模慢慢扩大。

  2013年初,一场禽流感导致马国勇养殖的成鸡销售不掉,员工也走了不少。马国勇接连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家人一直鼓励他,年幼的儿子对他说:“爸爸,吃点儿饭吧,以后我好好上学,不买零食吃了,长大挣钱给你还债。”

  “年轻人应该有创新的锐气和勇气。”在团霍邱县委、县农委、县科协等单位的帮助下,马国勇熬过了难关。近年来,他的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签订了产学研协议,申报国家专利20项,授权4项。

  2015年开始,马国勇还为周围18个乡镇养殖户免费发放鸡苗、提供养殖技术,共扶持有养殖条件的贫困户1200多户。

  2013年底,舒城县青年樊浪生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舒城县南港镇过湾村。次年,他成立了安徽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要一步一步走,要建设产品加工中心、购买生产设备、成立销售公司,逐步完成种植、生产、销售体系建设。”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樊浪生只能算个“光杆儿司令”,销售、采购、生产、搬运等工作都是自己一肩挑。

  近年来,逐渐有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樊浪生的创业团队。如今团队壮大到近200人,其公司旗下产品有50多个种类。

  2017年10月,樊浪生结合本地民俗文化成立安徽留乡湾度假有限公司,将生产种植、休闲度假及农事体验等有机结合,带动旅游发展。2017年10月,留乡湾度假村正式投入运营之后,每天至少接待游客200人次,这也提高了周边万佛山、万佛湖等旅游景点的人气,直接、间接带来旅游收入超2000万元。

  近年来,团六安市委持续举办“创青春”六安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创高峰会等活动,拓宽乡村创业青年视野,大力培育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今年7月,第八届“创青春”安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暨六安市“青创高峰会”返乡青年专场分享会在六安举行,团市委鼓励青年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项目,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园和示范村,引导、鼓励青年返乡创业。

  组织青年志愿者助力乡村生态环境改善

  暑期,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青年志愿者李娜娜每天都要和同事们挨家挨户上门,向乡亲们宣传环保和乡风文明知识。

  “村里环境变好了,乡亲们干事也有劲头了!”李娜娜介绍,七门堰村是国家级生态示范村,青年们更应该为村里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组织年轻干部、年轻教师以及返乡大学生组成环保宣讲队,印发宣传品,宣讲普及乡村振兴战略。”干汊河镇团委书记左卓告诉记者,在团市委和团县委号召下,镇村的团干部们行动起来,用乡亲们易于接受的话语进行宣传,提高大家的文明环保意识。

  “我们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在全镇青年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据六安金安区孙岗镇团委书记苏杰介绍,2017年5月至今,镇团委牵头制订赡养协议书模板,对子女赡养进行合同约定,推动全镇216户建档立卡老人户的子女与父母签订赡养协议,统一约定子女共同支付父母赡养费每人每月300元,实现扶贫帮扶与家风共建。

  苏杰说,镇团委还积极建设村级文体娱乐场所,将农家书屋、文化墙整合成村级青少年学习教育场所,村级健身广场成为青少年健身休闲场所。

  据悉,团六安市委围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推动每村组建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并与农委合作,为每村配套9万元的环保连片整治经费,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引导广大青少年群体进一步树立生态振兴观念,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凝聚青年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投身乡村振兴

  近日,在位于孙岗镇的六安哲思曼尔服饰工厂里,工人们正认真低头操作缝纫机,做着手工,工人们做出的服装畅销欧美等地区。

  “工厂兴建于2011年5月,以前面临招工难问题,现在很多乡亲们主动要求来厂里上班,目前有技术熟练员工400余人,还有不少贫困户在这儿打工。”据该公司负责人许哲和介绍,公司发展壮大以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吸收30多户贫困户前来做工。

  “贫困户成员在我们这从事包装、保洁、手工等工作,一个月能收入2500元左右,他们既能赚钱也能照顾家里。”许哲和说。

  “龙虾上市了,就开始种水稻,把水塘利用好,资源不浪费。”在孙岗镇黄堰村,旺盛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开定定期要给乡亲们介绍稻虾共养的经验和技术。

  汪开定之前在北京工作,2014年返乡成立旺盛达农业专业合作社,探索稻田龙虾规模化种养殖。“起初乡亲们觉得这种模式不可思议,我主动吸纳周边农户和贫困户加入,带着他们一起干。”

  目前,该合作社已有1000多亩的养殖规模,带动村里13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周边很多年轻人都将汪开定当成创业路上的“偶像”,隔三差五就来学习经验,再回去带动乡亲们一起赚钱。

  今年,团六安市委持续推进“青春扶贫1+2”行动,定期举办乡村振兴青年学院菁英训练营,成立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智库。团金寨县委和团霍山县委也积极行动,引导广大青年社会组织深入农村,助力脱贫攻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主线,我们立足市情,整合各方资源,凝聚青年力量,坚持突出重点,不求大求全,务求精求实。”团六安市委副书记郑敏表示,团市委将深化共青团改革,指导乡村两级团组织按期换届,配齐配强乡村两级团干部队伍,从而创新团的组织设置,扩大团的有效覆盖,让乡村团组织活起来、强起来,更好地发挥团员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和“生力军”作用。

责任编辑: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