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努力开创新时代海南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

发稿时间:2018-05-24 00:00:00 来源: 海南日报 中国青年网

  海南大学学习十九大精神网络评论大赛。 省委教育工委供图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价值观养成期十分重要。

  自2016年12月党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全省高校在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聚焦重点,综合施策,扎实推进我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探索中发展。

  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结束后,省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专题传达学习,明确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高度自觉的态度、扎实深入的措施,形成学习贯彻的浓厚氛围。

  省第七次党代会结束不久,新一届省委就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多位省领导还结合“大研讨大行动”,先后到高校召开座谈会12场次,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指导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整体谋划和制度安排。

  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等有关部门和各高校通过理论中心组、培训班与研讨会、报告会等方式,以及利用“三会一课”“两微一端”等载体,分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学习宣传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加强理论武装和价值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师生头脑。结合学习贯彻省第七次党代会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省高校部署开展“大研讨大行动”。

  党的十九大和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召开后,省委教育工委针对我省高校精心组织实施了数十项具体措施,在全省高校持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

  我省还成立了教育系统“百人宣讲团”,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截至目前,全省高校累计宣讲十九大精神1600余场次,覆盖师生23万余人次。

  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省委宣传部联合海南师范大学,成立全国首批、省内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随后,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琼台师范学院也相继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学习机构。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发表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相继成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研究中心。

  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省在高校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引导各高校认真做到把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中,坚持不懈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南大学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各高校还紧密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口“双创”等重点工作,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涌现出一批志愿服务品牌。

  积极探索推进“课程思政”,致力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

  积极探索将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致力于让所有课程都突出育人价值。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目前全省20所高校有7所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余高校均设立思政课教学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社科联等六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共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学部)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共建工作。2017年,省委宣传部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签订了《海南省首批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责任书》。

  积极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在全省高校启动实施“海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工作,组织省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深入全省高校随堂听课,并围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状况、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队伍情况和教学改革状况进行调研。我省两位思政课教师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在参加粤桂赣滇琼五省(区)思政课基本功比赛中,我省选拔参赛的思政课青年教师分别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的好成绩。

  制定实施《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方案》,在高校重点打造一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为代表的省级特色优势学科和特色扶持学科。

  不断强化“教师思政”,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聚焦“教师思政”的薄弱环节,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与省委宣传部每年联合举办2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帮助教师深入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组织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等,贴近教师工作生活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海南大学法学院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各高校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发展了一批海归博士等高端青年人才入党,同时,注重强化对教师党员的党性锻炼和日常管理,确保教师党员在党爱党、在党为党。

  积极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大力推进网络思政。制定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海南建设实施方案》,依托海南大学建立海南省易班发展中心,着力提升网络育人功能和效果。2017年,全省有8所高校开展易班推广行动计划试点工作,今年将在全省高校全面铺开。各高校还注重利用学校官网、官微等新媒体阵地,举办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微视频大赛等,引导师生踊跃参与“微公益”、传播“微文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尖发声”。

  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海南大学思政课教学团队不断完善思政课“一主三辅”实践教学模式,获2017年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一体两翼一保障”教学体系,入选2017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秀案例”。

  创新实践育人。各高校注重把社会实践与思政课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2017年,海口经济学院结合“大研讨大行动”,组织6000多名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确定1500多个课题,积极开展“我为建设美好新海南建一言献一策”调研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子参与美好新海南建设的热情。

  加强思政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省教育厅联合省社科联,从 2015年起,每年设置专门针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致力于为高校思 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学理支撑和实践经验。

  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各级党组织成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强核心

  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已落实“党委组织、宣传、统战部长担任常委或不设常委会的党委委员”的要求。

  推行高校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有效强化了高校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抓党建和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实施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有效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实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程,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工作。目前,我省9所民办高校均成立了党委,实现了党组织负责人进董事会(理事会)及党组织班子成员与行政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已向6所民办高校派驻了党委书记兼政府督导专员,教育工委系统高校实现派驻全覆盖。

  总的来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创新、有突破、有亮点。当前,全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

  海南大学:

  筑牢网络阵地,强化思想引领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思维习惯等产生重要影响。海南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准新时代发展趋势和广大青年成长脉搏,主动抢占筑牢网络阵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多渠道搭建

  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建立大学生易班中心。通过完善功能设计、增强使用黏度,实现与校内其他网络系统的数据互联共享,将易班逐步打造成为管理服务优化、教育资源汇聚、思想文化引领的网络主阵地。

  加强“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建设。以学校共青团组织为核心,积极组建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校园新媒体传播矩阵;综合运用微信、微博、青年之声、Myouth掌上校园、知乎等五大新媒体平台,回应青年学生关切,加强朋辈引导,积极筑牢思想引领网络阵地,不断扩大思想引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目前,“海大青年汇”微信订阅号粉丝量将近3万人,占在校人数的79%,粉丝活跃度、黏度逐年增高,年累计总阅读量达40万人次;青年之声平台累计回答学生问题4.4万条,问题点赞量达1.5万次,平台浏览量达1300多万。

  多形式丰富

  网络思政教育内容

  “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唱响新时代主旋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政热点与经典理论等为主线,加强网络思政学习研究,采用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题材内容,创新传播形式,共开发海大FM、小汇专访、一图读懂、海大唱片、H5、青春榜样、爱在海大等文化产品100多个,深受学生喜爱。

  多层次培养

  网络思政骨干队伍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思政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传播正能量的网络“红军”。通过开展网评大赛等活动,组建300余名网络志愿者和150余名优秀网络评论员队伍,培养学生面对网络不良舆论“敢举报、敢发声、敢维权”的“三敢”精神,以及树立“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的“三不”意识,旗帜鲜明地开展网络舆论引导,传播青春正能量,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向。

  海南大学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多次荣获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等表彰,“海大青年汇”获全国最具人气奖校园微信公众号。

  海南师范大学:

  推行思政“大实践” 构建育人共同体

  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一年来,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以习总书记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突出“两个保障”,强化“三个环节”,狠抓“四个创新”,着力提升思政工作育人有效性。

  突出“两个保障”

  一是突出组织保障,抓顶层设计。学校党委一直将思想政治工作当做学校重要工作来抓,抓好顶层设计,先谋后动,专门成立了学校思政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突出机制保障,抓改革创新。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统筹思政课实践、专业课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网络实践于一体的“大实践”育人模式,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思想觉悟大大提高,仅2017级一个年级,就有3600多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占学生总数的80%多。学生还自发创办了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刊物《弄潮》,自觉承担起宣传十九大精神的责任。

  强化“三个环节”

  强化实践教学工作大格局。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以推进国家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抓手,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学院共同参与的思政工作机制,形成上下互通、左右联动的思政工作大格局。

  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大机制。学校规定思政课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在学生思政课总学分中,实践课占2分,并且不可由理论课替代。

  强化实践教学评价大体系。学校制定了学生实践成绩考核标准,重点考核学生实践总结报告的质量、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教师的考核侧重实践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及探索对其他党政干部和教职员的实践育人业绩量化考核标准。

  坚持“四个创新”

  创新实践育人方式。学校把师范生顶岗支教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引导师范生在实习岗位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求;把非师范生专业实习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强化思想导航。

  创新实践育人内容。为了让实践理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增强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创新了实践课教授内容。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学校党委及时组织力量编写和推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视听读本》,运用新媒体技术生动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让广大师生和党员干部深受教育。

  创新实践育人平台。学校结合实际创建了五大实践平台:文化实践活动平台、“榕树计划”志愿服务平台、寒暑假“三下乡”实践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平台、网络育人平台。

  创新实践育人方法。大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促使学生由单纯听课变为全方位参与。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把思政课作为“第一课程”建好建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成立全省高职院校首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第一课程”建好建强,着力在“配方”“工艺”“包装”上下功夫,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专题研讨为深化、以实践教学为拓展、以教学信息化为保障的“一体两翼一保障”思政课教学体系,并入选2017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秀案例”,有力地提升了育人实效。

  让学生听得进去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紧紧抓住一个“教”字,把准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师教学供给两端实际,实施以供给侧为主导的改革。学院每学期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通过集体备课来明确教师教学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同时,改进“配方”供给方式,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选取最具针对性的问题或案例,以团队辩论赛、节目表演、主题演讲、学生秀课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让学生弄得明白

  坚持以专题研讨为深化,紧紧抓住一个“深”字,以教材体系、知识体系为进路,以头脑风暴训练为方法,采取论坛研讨、学术沙龙的形式,挖掘理论深度,厚植理论土壤,帮助师生理性认识问题。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以热点痛点问题为选题导向,组织开展好讨论和问答环节,引导学生在思想交锋中启发思维、拓宽视野、深化认识,坚定“四个自信”。

  让学生动得起来

  坚持以实践教学为拓展,紧紧抓住一个“悟”字,让学生在实践中悟原理、懂道理、明事理,做到转识成智、知行合一。学院现已基本形成了“四个类别”的实践教学格局。即理论宣讲类、情景实训类、劳动教育类、考察体验类。其中,从2013年开始,把“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到《基础》课当中,单独计学分。目前这一做法已被多所学校借鉴。

  让学生乐在其中

  坚持以教学信息化为保障,紧紧抓住一个“活”字,改进思政课“工艺”,推进传统教育与智慧教育、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努力让思政课“好玩”有趣。积极推进移动信息化课程建设,在线课程“慕课”基本实现高职思政课主干课程所有章节的全覆盖。引入蓝墨云班课、智慧树等软件平台,实现教师教学管理网络化、学生课后自学网络化,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开发了“思政课在线考试系统”,基本实现考试无纸化和“零舞弊”,以有效的考试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省委教育工委供稿)

责任编辑:刘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