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海纳百创 “四大品牌”助力创业者勇向前

发稿时间:2018-05-18 00:00:00 来源: 解放日报 中国青年网

  2018年春天,创业的春潮,席卷浦江:3月22日,2018“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启动;3月26日,李强书记在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4月3日,“海纳百创2018创业服务季”系列主题活动拉开,500多场创业活动贯穿全年,围绕上海“四大品牌”的打造正在积极进行……

  创业的梦想,鹰隼一样翱翔;创业的激情,仿佛澎湃的波浪。

  上海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中心最新发布的《2017年上海市居民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度上海市居民创业活动率,每100个16-64周岁的成年人中从事创业活动的人数比例达到12.6%,比2016年上升了0.7个百分点,自2005年以来整体创业活动率持续走高;2017年上海市居民意向创业活动率,达到15.4%,为上海的创新创业注入持续活力;支持创业的居民,占到56.4%。每千人拥有企业数,上海已达到77户/千人,居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第一,甚至超越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

  打响“四大品牌”,是上海落实国家战略、着眼未来发展做出的重大部署。无论是在“上海制造”、“上海文化”,还是“上海购物”、“上海服务”,上海都涌现了一大批积极有为的创业者,成为上海的品牌名片。在上海打响“四大品牌”的征途上,一大批有作为、有担当的创业者正在勇往前行。

  【上海制造】

  重在彰显美誉度。在上海,有许多像付斌、孙东来这样的硬科技创业者,抓牢关键核心技术、高端产业集群、过硬质量品质三个环节,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集群高地,打响上海制造的品牌。

  付斌

  要让中国

  有自己的水下机器人

  在第二届“中国创翼”新能源环保产业全国总决赛上,上海查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查湃)重载水下机器人项目,勇夺冠军。很多人没有想到,公司创始人,是两位“80”后海归女博士——付斌和金莉萍,这两位创业者,还是中央电视台的“全国十佳创业榜样”。

  回忆起创业之路,付斌谈到:“我是典型的学者性格,一开始我没想过创业,2016年,在全国双创大潮中,人社系统给我的托底保障,促使我下定决心创业。我想,不能让高科技躺在实验室,一定要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付斌在日本留学时,就接触水下机器人,博士毕业后,以优异成绩拿到了到日本研究所的高薪工作机会,但毅然回国,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水下机器人研发团队。随着南海开发,以及老百姓水下安全意识提升,我国对水下机器人需求增加。然而,中国的水下机器人,完全依赖进口,价格上和技术上的垄断,让中国水下和海洋工程发展受到一定限制。2016年2月,她辞职创业了,只为做“人人买得起,人人都会用的水下机器人”。

  辞掉高校老师的工作,放弃了年薪,还有房贷要还,她说,“压力很大,但这一路上,人社部门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在我们刚起步的时候,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了一系列的保底支持,包括房租补贴、创业启动经费、投资后补贴、创业贷款。”人社局的老师对优秀的企业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实际困难,并帮忙推荐到国家平台,她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留学生创业奖励计划资助,荣获CCTV中国创业榜样,还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受到中央领导及全体十九大代表的视察。此后,查湃的水下机器人,作为上海市人社部门推送的项目,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相比20万的大赛奖金,付斌更感谢“人社局给我们一个展示的平台,给我们一个政府的背书。”

  如今,查湃的水下机器人,凭借出众的性价比,已经远销海内外。付斌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要用技术打造着中国的深海名片。

  孙东来

  用人工智能

  来引领生产力变革

  “构建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用人工智能来引领生产力变革”,34岁的海归博士孙东来,在上海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中心主办的2017创业新秀评选活动上,脱颖而出,跻身十佳。

  而创业的种子,早在上海交大读书时,就悄悄地萌芽了。“我在读硕士的时候参加过挑战杯创业大赛,我们做的是企业轻量级的ERP 系统。”孙东来回忆道。2009年,孙东来远赴法国勃艮第大学攻读博士,研究方向涉及分布式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领域。博士毕业后,他下定决心回国创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014年,上海极熵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创业的5位伙伴,都是当年的交大同学,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大规模实体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挖掘,主要客户包括工业自动化、机械化设备行业、能源、电力等。

  伴随着公司的成长发展,技术出身的孙东来,渐渐意识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薄弱和不足。2016年,闵行区选送他参加了雏鹰计划,之后是青年创业英才选拔培训班。2017年,他又参加了创业新秀大赛。对于这些创业培训机会,孙东来非常珍视:“我觉得参加这样的赛事,可以帮助提高自己、开阔眼界、结识朋友,也是给自己时间去梳理想法的一个过程。我觉得从战略角度来讲,帮助很大。”

  极熵数据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虽然每天的工作节奏比“996”更忙碌,但孙东来乐在其中:“我真的喜欢做事情,创业让我可以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这使我很有成就感。现在国内已经在进行5G部署了,万物互联的成本越来越小,万物互联对于数据公司是必要的基础,也是最好的机遇!”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孙东来这些站在科技前沿的创业者,正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互联网十制造业”,打造全新制造生态系统,推动上海及中国传统制造模式的转型。

  【上海文化】

  重在展现标识度。在文化教育领域,有很多创业者,也像顾诗尧、程丽这样,融合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乃至国外的文化资源,激发着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顾诗尧

  孵化奇思妙想

  培养中国未来的创客

  在2017上海市十佳创业新秀里面,还有一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孩子王”,他就是“奇思科创”的创始人顾诗尧。

  凭着对人工智能的热情,他叩开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大门,却又转到了古希腊哲学系;没想到本科毕业之际,他又出人意料地创办了一家致力于开发中小学STEM创新课程的第三方教育机构——“奇思科创”。他的创业梦想,是致力于打造一个中国的“乐高”,孵化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培养中国未来的创客。

  “创业初期的困难太多了,创业不是靠一股冲动可以支撑下去的。创业需要符合市场规律,教育体系有比较高的门槛,它需要看到效果,所以我们当时花了许多的人力,去帮学校上课,当时大半年几乎是分文未得,但我觉得还是要先把事情做起来。所以我觉得刚开始摸索去找寻到方向是最困难的。一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是没有可以借鉴的前例的,完全是全新摸索,到了后来不断有了成就和收获。”

  让他欣慰的是,公司创立至今,已经为超过40家中小学定制了多个特色课程与空间方案,从“奇思科创”孵化走出来的学生,在国内外的科创大赛中获得诸多优秀的成绩。回顾这段历程,他认为“创业是需要冲动和情怀的。我觉得自己是很适合创业这条路的,因为创业的本质就是给这个社会创造价值,通过努力,把资源汇总在一起去集中力量做成一件事。”

  在文化教育领域,有很多创业者,也像顾诗尧这样,融合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乃至国外的文化资源,以其独特的创新,精品迭出,提升了文化原创力和影响力,获得了市场认可。正是他们,激发着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程丽

  匠人创业

  把非遗手艺发扬光大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7CCTV中国创业榜样”中,上海市佛肚轩竹文化创作中心创始人程丽——荣获了唯一的中国创业榜样公益奖。

  她来自中国竹编之乡——四川眉山,自幼耳濡目染,跟随父辈们学习竹编。20多年前来到上海,她发现上海这座繁华的现代都市,老人对竹编尚存记忆,年轻人对竹编不知为何物。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古老的传统技艺,程丽创立竹了编工作室,2010年更名为佛肚轩。

  她创作的竹丝画,无论佛教题材,还是水墨丹青,都透着一股灵气和淡淡的禅意。她编织的竹丝扣瓷,宛若天成,散发出东方独有的清新淡雅。她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

  2008年6月,眉山竹编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竹编手艺的人却越来越少。

  为了更好地传承竹编技艺,2010年,在残联的鼓励下,程丽发起“艺助行”的公益项目,传授残障人士竹编手艺。“因为竹编不受场地,环境的影响,是一门适合居家就业的技能,可以让残障人士有尊严地脱贫。”程丽说:“我是一个手艺人,我在这座城市得到大家的帮助和关怀,我要用手艺来帮助别人,特别是残障人士,让他们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

  8年来,程丽在静安、普陀、松江等区,培训了几百名残障人士,解决了30多名残障人士的就业,部分学员已经能靠居家就业,获得不错的经济收入。她的十几名爱徒,还在全国的竹编比赛中获得不少奖项。

  中国的非遗手工艺,在程丽这些创业的匠人手里,再度擦亮了金字招牌,传承了传统文化。

  【上海购物】

  重在增强体验度。加快引进更多全球优质商品、服务和有实力的零售商、采购商,推进更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上海首发全球新品。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推进“新消费”、“老字号”共同发展。

  “老字号·新活力” 青年创业与老字号结缘

  如今,不少老字号都身陷困境,如何才能激活这些老字号呢?

  早在去年5月,上海人社部门积极探索推进产业、创业、就业相融合发展,尝试推出——“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计划,让年轻人、大学生一起来参与改造老字号,为老字号品牌注入新动力。专项行动计划的试点放在了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半壁江山的黄浦。

  去年5月20日,黄浦区人社局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周”,在市人社局和市就促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携手老字号企业,共同推出了“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计划,并与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恒源祥集团、上海新世界集团等首批老字号代表签订了合作协议,围绕“新伙伴+新技能+新使命+新模式+新视野”的五大行动目标,举办了“老字号品牌&青年创智”创新创业活动,征集与老字号相关的新项目、新营销、新组合、新设计、新人才。“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老字号不了解,通过老字号·新活力,让年轻人走近老字号,领略老字号品牌的创业史,在传承老字号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为品牌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老字号品牌焕发新的活力”,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项明表示。

  在活动上,首批老字号企业向青年创业团队发布了项目意向,征集到42个创意设计方案,最后从中遴选出了12个有价值的方案,得到了这些老字号的初步认可。“譬如梨膏糖这一品牌,在‘甜度’这一口味上,其老字号掌门人和青年大学生互相交流沟通、彼此认可,最后做了改良方案。童涵春,在往坐堂医生方向发展,大学生建议把健康培训加上去,为童涵春的创新拓展了思路。大学生设计师为南翔馒头店设计了伴手礼,以小笼包子的形象,设计出了零钱包、杯子和手机壳,可爱又实用。”项明如数家珍。他的微信表情包,用的就是学生们设计的南翔小笼包,萌萌又可爱。

  对“老字号·新活力”这一计划,青年创业导师、豫园商城副总裁吴仲庆认为:“这是激活老字号的很好途径。现在,老字号后继乏人,也需要转变模式去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大学生有生力量的加入,对老字号的创新、技艺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都非常有帮助。老字号,从历史源头上看,都是创业者,他们的创业历史,对年轻人自己,也是一种激励,把老字号这种工匠精神传播到年轻人中去,从而得以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和青年创业者团队来讲,可以给他们提供创新的素材和思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政府已经为我们搭好了平台,我们就要抓住机会,把这些百年老店的招牌擦亮,构建‘融文于商’的生态圈,使老字号品牌焕发新的活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这一炮。”吴仲庆对此很有信心。

  今年,本市要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将在总结黄浦试点经验基础上召集更多的老字号企业加入,并在更广泛的青年创业团队中进行项目的征集,同时,还将更侧重在老字号新人才、新技能方面有所突破,为大学生、中专生提供老字号创业见习基地。

责任编辑:刘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