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广州南沙团组织:从培育青年获得感开始打破发展障碍

发稿时间:2018-04-16 08:2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图为广州市南沙区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位置

  “双城”生活,让吴池力感觉没什么不方便,反而很自在。他是香港科技大学的一名老师,每周有3天来广州南沙工作。早上,在香港乘坐7点半的客船,一个半小时后到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上班。这里有他的团队和项目,还有国家和省级的科研经费支持。吴池力一直关注科研转化,内地广阔的市场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

  提起南沙,很多人还不太熟悉,这里是广州“一条腿”迈到大海边的地方,也是这个城市唯一的出海口,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是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如今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充满着想象力。

  1987年,香港实业家霍英东来到南沙。彼时的南沙一片荒滩,有很多石矿场。2005年南沙建成行政区后,战略地位不断跃升:2012年获批国家级新区,2014年跻身自贸试验区,是广东对外开放的重大平台,广州唯一城市副中心,成为多重政策叠加的“红利区”。

  2017年,南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1.89亿元,同比增长10.5%。小马智行、科大讯飞、云从科技等一大批IAB领域(即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落户南沙。相比于珠三角其他区域,南沙最大的特点是行政年龄“年轻”——只有80多万人口,其中一半是年轻人。与此同时,南沙也遇到成长困惑——高大上的企业多了,优秀的人才不够用。

  “粤港澳大湾区如火如荼在建设,团组织正在建设青年人才来南沙的‘枢纽’,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来南沙扎根工作和生活。”团南沙区委书记高飞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其中的一个举措,是吸引港澳青年学生来南沙实习与创业,让南沙成为年轻人追梦的新平台。

  遭遇压缩式发展,倒逼青年工作寻找新“增长极”

  1993年出生的黎雪兰是土生土长的南沙女孩,“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留在南沙工作的。大学毕业之后,我在佛山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家乡发展很快,决定还是回来”。

  不夸张地说,黎雪兰是南沙发展的见证者,在她的记忆中,南沙的中心只有不大的街道,有一些零散的小铺子,她当年最开心的事就是父母带着她逛街。让她想不到的是,如今,区中心楼高超过100米的地标性建筑鳞次栉比,随之进入的还有世界500强企业,港口的区位优势凸显。

  “雪兰可是我们引进回来的人才哦!”团南沙区委的干部徐千秋笑着向记者介绍,如何争取外地人才来南沙,是当地团组织最关心的问题。

  团组织没钱、没资源,有人认为,基层的团工作“很虚”,很难与党政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在徐千秋看来,南沙团组织工作已经跳出了这一“低端的烦恼”,陪伴青年“跑步”前进。

  在五六年前,南沙为了发展还保留着一些传统产业,皮革厂、制衣厂和电子配件厂等。徐千秋说,彼时团组织服务青年是1.0版本:“2013年,我们建立了‘团青服务综合体’,服务对象是刚来南沙的外来务工青年,重点工作是帮助他们找工作,每周四和周五组织免费招聘会。团组织还提供免费青年公寓,解决‘找工作第一周’的问题。”

  2015年,随着广州南沙自贸区挂牌成立,南沙面临产业转型,落后和污染产能需要淘汰。产业结构的“腾笼换鸟”,意味着南沙正在进行压缩式发展,用几年时间走完别人几十年的发展之路,高科技企业随之入驻南沙。人口结构迅速发生变化:务工年轻人少了,科技行业的年轻人多了,团组织1.0版本的服务体系显然不灵了。

  变化实在来得太快,团南沙区委书记高飞一度感到压力很大。他发现,来南沙的港资企业就有1000多家,金融、航运、高端商贸的青年随之进入南沙,如何服务这类青年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经济奇迹的规律是:某个区域经历开发、建设、成功、发展、崛起,这个增长点过后,又有新的地方经历这一过程。发展之道是始终在寻找新的“增长极”,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样,新的增长不断涌现。回眸一看,不得了,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高飞看来,南沙团组织也不例外,迫在眉睫的是寻找新的工作“增长极”——南沙工作团2.0版本,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来南沙工作?

  下笨功夫提供软环境,请港澳青年做“实习生”

  人才,这两年突然很吃香。各地大城市流行从“招商”变成“招才”,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人才就是决定因素。在南沙,也不例外,团组织看好这块“人才红利蛋糕”。谁锁定人才,谁就能获得下一阶段的主动权。

  “招募人才主要是组织人事部门在做,共青团不妨建立一个‘枢纽’,从涵养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开始。”不做“捕人才”的事,而是做“养人才”的活儿,高飞站在南沙客运港码头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这里可以乘船直达香港,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这里的饮食、气候、语言,与香港并无二致。

  破题,谈何容易!摆在团委书记高飞面前的待解难题是,团组织要“变出”钱和政策。

  走访、调研、开会、总结,团组织发现,很多香港年轻人觉得内地比较落后,甚至对政府部门存在偏见,认为行政效能低下。这一问题缘于信息不对称。团组织调研后发现,实习是让港澳青年了解南沙的捷径。高飞进一步分析:“团组织的定位很清晰,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服务人才于‘前端’,请他们来南沙实习。”

  2016年、2017年,南沙团组织启动了港澳青年学生“百企千人”实习计划,请香港、澳门的准大学生和大学生来南沙实习,岗位遍布政府部门、央企、国企、外企、民企。可是,这一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团南沙区委的工作人员为此下了笨功夫:一家家地跑,筛选有接受实习生愿望的企业。同时,联合香港的社团,在香港八大院校同步招募实习生。

  单纯按照投入产出来计算,请香港和澳门青年来内地,人数不少,却责任重大。高飞坦言,当时心里也没底,也担心万一做砸了怎么办。他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团组织干事不能总是畏手畏脚,要胆大心细,先做!”

  2016年暑假,第一批20多名港澳学生来实习。两人间的酒店住宿,工作日上下班有班车接送,周末前往企业和历史景点参观,工作人员甚至帮着这群年轻人办电话卡、安装微信软件,服务可谓细致入微。

  第一批项目,效果不错;第二批,2017年,实习生规模扩大到近400人。

  相比于很多地方火热的“人才大战”,南沙团组织并没有用财大气粗的方式,而是通过软环境来吸引香港和澳门的年轻人,是更加走心的吸引人才的方式。从短期来看,吸引年轻人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可是,最大的价值在于“人心工作”——国家认同。

  实习计划不是“洗脑”,而是国情认同

  “实习的时间太短了,应该延长,我们也很需要来自港澳的人才加入团队。”吴春梅是华夏银行南沙分行行长,12个实习生在华夏银行南沙分行实习了一个月,这是她首次零距离接触香港的年轻人。实习开始前,她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和他们座谈,了解这些年轻人心里想什么。

  细心的吴春梅发现,来自香港的实习生,没有午睡的习惯。她专门给每一个实习生都配了一张新的午睡折叠床,引导、方便年轻人休息。还专门建立一个工作群,每个实习生都有一个“师傅”,享受正式员工的待遇。

  发传单、陌生客户拜访……实习生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让吴春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夏天的中午,她看到一名实习生在发传单。她感叹,这群来自香港澳门的年轻人很能吃苦。

  国情认识一点一滴在积累。去年在金融工作局实习的陈宝琳感叹:“看到同事们每天在办公室忙碌地工作,让我亲身感受到祖国迅速发展增长的背后,是有这么一群人在努力。”

  来自香港大学的钟伟健在中国工商银行南沙分行实习,作为优秀实习生代表,他在与大家分享实习感悟时说:“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工商银行电子化及自动化的程度,甚至超越香港,覆盖了柜台90%的非现金业务。”

  无需宣传和说教,港澳的实习生自然而然对南沙有了认同感。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类似针对港澳青年的实习计划越来越多,是不是意味着“洗脑”和统战?

  作为项目负责人,高飞认为,这是一项“人心工作”,但如果仅仅认为这是统战就太狭隘了。他坦言,有一些港澳年轻人对内地的发展产生误解,究其根源出于不了解彼此,团组织不妨创造更多深度了解内地的机会,让他们更加认同国情,分享内地发展的红利。

  如何开展类似的项目?王耀莹是全国青联港区委员,他在香港负责实习计划的部分招募工作。在他看来,实习项目不能务虚,一定要专业,前提是必须要有“市场意识”,一方面让实习生在职场上有所收获,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了解内地的发展水平。为了做好实习计划,他经常带着社团的成员来南沙考察。

  实习计划的本质是给港澳青年职场 “试错”的红利,通过职场的体验,自我检视未来更适合什么样的工作。高飞直言“人心工作”一定要“做实”:“哪怕他们以后不在内地工作,在南沙的实习经历,也会让他们回到香港找工作更有竞争力。”

  南沙团组织的“试错”结果试对了,2017年实习结束之后,南沙团组织对125名港澳青年学生的问卷调查反馈,近七成港澳青年学生表示将继续参与或推荐身边的朋友参与来年的实习,并且表达出参与南沙开发建设的强烈意愿。

  团南沙区委干部徐千秋,一直参与这项实习计划项目。他认为,以往香港青年来南沙,共青团更多地是安排一些参观活动,例如参观一些大型工程。可是有的港澳青年不无疑惑,这些工程与自己的直接关系在哪里?

  因此,团组织不妨要“破题”——深度了解国情,关键要解决青年获得感的问题。从硬实力的展示到软实力的共享,从单一的参观到多向实习互动,实习计划的背后,也是共青团青年工作方式的随之改变。

  有识之士建议,类似的实习计划,不仅让港澳青年看到内地的物质文明发展,也让他们看到最前沿的商业文明。当然,随着交流计划的深入推进,未来也可以让港澳青年近距离观察内地的政治文明,比如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协商民主过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等,讲好国情故事,充分展现出内地的制度自信。

  走出“四缺”瓶颈,团组织进行集团化运营

  粗略算一下账,对每一个香港来实习的年轻人,一个月的实习时间,团组织需要投入1.3万元。有的基层团干部会抱怨“四缺”: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缺场所,类似南沙团组织的工作没有可复制性,这样“大手笔”的项目,也许只有财大气粗的广东能做成,其他地方没有实施条件。

  团南沙区委书记高飞笑着否认这样的说法。最窘迫的时候,2012年团区委一度只有1名在编干部,如今团区委在编干部也不过3人。可是,为什么这些项目还能干出来?

  高飞介绍,关键在于把准“党政所期、青年所需、共青团所能”的结合点。南沙获批自贸区后,如何有效拓展港澳青年的内地发展空间成为党政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团区委探索了服务港澳青年的4条工作路径:人文交流、实习就业、创新创业、经贸往来。

  2016年,团南沙区委主动介入粤港澳人才工作,大大小小十几个项目,250万元的预算,严格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运行。团组织人手不够,很简单,孵化社会组织来办。团组织制定标准,通过社会组织来实施,让事情变得更加简单,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

  “第一期实习计划是其中的一个子项目,有20名年轻人参加,效果非常好。”高飞说,实习项目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项目,“一揽子服务青年项目”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当年就决定来年要追加投入,扩大项目。

  为了更好承接这些项目,团南沙区委培育孵化了3个平台:成立南沙团青汇青少年发展促进会,负责粤港澳专业青少年事务合作;成立南沙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服务中心,服务港澳青年在南沙实习就业、创新创业;成立南沙区粤港澳青少年深度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开展各类粤港澳青少年深度合作发展活动。

  2017年,财政拨款近700万元,今年已突破1000万元。团南沙区委孵化出来的这三大平台,使自己有了三大“工作手臂”,目前,南沙“团青工作集团”已有40多名工作人员,是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成为破解基层“四缺”的关键一环。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共青团这块土壤生长出来的服务力量,如果要实现社会效应最大化,一定要让他们有市场意识并进入“公益市场”。比如,团青汇青少年发展促进会有七八名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承接团组织的项目,还可以承接其他政府部门的青少年事务服务。

  有的基层团干部担忧,社会组织壮大之后会不会与团组织“劳燕分飞”?在高飞看来,完全不用担心。团组织孵化出来的社会组织,随着经费和项目增加,这些社会组织从小到大,工作人员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不仅有利于人员稳定,而且能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所以,团组织不求对这些平台加以直接控制,而是让这些平台拥有社会效益最大化,成为服务青少年的专业力量。

  南沙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郑翔介绍,南沙共青团组织所做的人才工作非常重要,与整体的青年工作有效地进行衔接,广泛凝聚港澳青年人心、汇聚青春智慧力量。实习计划项目的效果虽没有立竿见影,但人才红利已经显现。自贸区挂牌以来,共发放“港澳青才卡”262张,由南沙区青年联合会与其他专业机构为持卡港澳青年专才提供个性化可预约服务。2017年以来,开展各类交流活动超52场次,共覆盖港澳青年3390多人,其中凝聚港澳青年专才1500余名,推动广泛交流、深度合作、共同发展,“磁场”效应持续显现。

责任编辑: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