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县级团委动态  >  正文
凤阳团组织让点亮“微心愿”有了长效机制

发稿时间:2019-01-29 06:5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谢谢哥哥姐姐们,帮我圆梦!”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板桥镇水平村的小硕和小博(化名)兄弟俩收到了心仪已久的“大礼”,当天上午,团凤阳县委的青年志愿者送来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和书包。这是凤阳县“点亮微心愿 我来帮实现”脱贫攻坚微心愿活动的现场一幕。

  2017年8月,团凤阳县委联合县扶贫办、县文明办、县网宣办等部门发出“点亮微心愿 我来帮实现”脱贫攻坚微心愿认领倡议书,号召大家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团县委还联合相关部门制作了微心愿认领平台,可通过微信实现“一键认领”。截至2019年1月,凤阳县共发布12期微心愿,累计帮助895个贫困家庭实现微小心愿。该活动也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认可,第六期“微心愿”曾被中国扶贫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发布转载。

  “在上海发展的贾培井先生情系家乡,曾一口气认领了14个微心愿,很多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微信网友几乎每期都认领。”团凤阳县委年轻的工作人员张爽感慨,几十元、几百元就能办到的事情在很多人看来不值得一提,但正是这种微爱,点亮了贫困家庭心中的微心愿,照亮了他们的大梦想。

  一栋破旧的红砖瓦房,是枣巷镇低保贫困户郑大姐的家。丈夫因病去世后,郑大姐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独自抚养3个孩子,如今3个孩子都在上学,孩子们最大的心愿是拥有一辆自行车。

  去年8月,当青年志愿者将爱心人士购买的自行车送到郑大姐手上时,郑大姐激动地说不出话。她在感谢党和政府关怀的同时,不忘教育孩子们:“你们要认真读书,不要忘了哥哥姐姐帮你圆了梦,更不要辜负好心人对我们的关心,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殷涧镇洪山村的庞先生的妻子智力精神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庞先生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只能在家门口找些零活儿,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

  去年8月,凤阳县经开区爱心人士朱敏看到庞先生一家的微心愿,专门买了一辆崭新的儿童自行车、一个新书包和一套新文具送到他家里。庞先生上幼儿园的儿子收到这么多“礼物”,把书包背在身上都舍不得放下。庞先生连连道谢,说:“这个微心愿活动虽然在大家看来实现的是小愿望,但在我们看来是沉甸甸的关怀!”

  家住府城教场的小祥(化名)今年15岁,其父亲患有鼻咽癌,现癌症转移至颈部淋巴,长期吃药,不定期去医院做化疗,母亲有心脏疾病,两人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几年的治疗不仅花光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下十几万元贷款。

  小祥多次求父母,要求辍学打工赚钱,来获取父亲治病的医疗费用,挽救父亲的生命。在家人的劝说下,小祥慢慢打消辍学的念头,努力读书。去年5月,团干部在走访中看到小祥脚上破旧的鞋子,主动为他申报了微心愿。

  第二天,在凤阳县人民法院工作的汪雷看到了小祥的微心愿,给他送去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我和他谈了很久,劝他要对生活充满信心,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目前小祥已经进入一所职业学院读书,我很开心。”汪雷说。

  为建立长效机制,该县在“微凤阳”客户端开发了专题网页,“微心愿”申请、审核、发布全流程均可在网上进行,操作简便且规范。目前,微心愿认领工作已成为凤阳县一项常规开展的社会扶贫品牌活动,一批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以及在外地发展的凤阳老乡长期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

  “团委牵头,从相关部门争取、整合资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攻坚行动中来,积聚网络和社会上的正能量,为困难群体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该活动也锻炼了年轻干部,有助于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凤阳县委负责同志介绍,接下来,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扩大范围,建立长效机制,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见习记者 王海涵)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