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年之声|学校共青团|团干教育管理|少先队|西部计划|海外人才联系|中特研究中心
浙江天台:乡村里的板凳团课 田间地头的课堂

发稿时间:2017-06-21 09:3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李川)在浙江天台县的乡村,时常会看到这么一群年轻的“教师”,他们佩戴着团徽,课堂就设在田间地头。而来上课的“学生”都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团员。“几条板凳”围坐在一起就凑成了一堂堂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的团课了。这样的“板凳团课”在天台县各个乡镇遍地开花,由于“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人数”的特点,通过“自学+选学”开展的“板凳团课”深受农村团员们的喜欢。“板凳团课”可以下到田间、下到地头,下到青年的创业场地,把“一学一做”的要义和团员青年所需要的内容送到他们手上。

  送货上门的板凳团课

  “大家这么忙,你还约时间让那么多人抽时间来听课,这样定点定时的传统上课模式真的行不通了。”天台县南屏乡的团委负责人陈邦洋表示。

  陈邦洋印象深刻,之前上课,都是把大家集中到县里、乡里的大会议室,让人感觉很拘束、太死板。“有时候你招呼大家在某个晚上来听课,结果很多人都来不了,不是家里有事,就是夜班太忙。”而且把一大帮不同年龄段,知识层面不同,需求也不同的人召集一起,用单一的模式讲课,大家接受能力不同,上课的效果自然好不到哪儿去。

  “既然这样,不如试试提炼对方有需要的精华,加工成他们最能接受的形式,然后送到他们家中。”陈邦洋他们一开始要尝试这种做法的时候,不少乡镇里的工作人员都有点不敢相信。

  在南屏乡有一家四合院农家乐,老板杨寅寅是个能干上进的女强人,可是店里生意实在太忙了,想参加乡镇里的课堂“充充电”都是奢望。在得知这个情况,陈邦洋打算“送货上门”。

  陈邦洋打听到杨老板在为自己的饭店如何更有“味道”和“底蕴”在犯愁,于是陈邦洋就带了几个旅游方面的专家上门支招,专家不仅跟杨老板分享了运作农家乐的诀窍,还现场给杨老板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将餐厅里所有白炽灯换成大红灯笼。“后来杨寅寅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换上灯笼后,果然受到顾客的好评,不少人还在他们餐厅合影,觉得很有味道。并且委托我向专家感谢。”

  而就在上周,南屏乡里对经营户防火工作提了要求,本来杨寅寅也要来学习的,结果因为生意太忙走不开。陈邦洋又打算“开个小灶”。这一次,他们带了消防队的工作人员,大家拉了几条板凳,就坐在四合院里畅聊起来。消防人员给杨寅寅降解了相关的消防知识,教会她如何使用灭火器,最后还帮她把农家乐前前后后都检查了一遍,消除存在的消防隐患。

  今年初,天台团县委建立了一个板凳团课教师资源库,由团县委3名班子成员分别联系5个乡镇(街道)的团委书记,牵头部署联系乡镇的团课,基层团委书记担任本地的团课主要负责人。同时,该县还根据各个乡镇的实际特点配备相应的团课讲师资源库,如南屏乡有一半以上的青年团员都在从事农家乐的经营,“板凳团课”就配备了职业中专的一名从事农场旅游开发方面的教师担任团课讲师。团课教师将传统枯燥死板的上课方法做成“外卖”的形式,根据受众的口味和需要,进行合理的加工,并且有针对性地“上门服务”。

  “小天团”让“一学一做”更易懂

  在偏远农村地区,要将一些新的理念和精神传达给大龄团员青年,似乎并不容易。“这一块工作一开始确实让我们感到为难,很多农村大龄青年连普通话都不太会说,要给他们上一节有效果的课有点难度。”天台县的“小天团”们商量了很久,最终大家讨论出一个新思路。“大家都喜欢看表演,也偏爱听地方上比较特色的‘三句半’,何不将要传达的内容加工成三句半,然后表演给群众看呢?”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宣传,天台县“一学一做”讲解“小天团”的团长许琼等人就编排起三句半。“三句半讲究押韵和朗朗上口,最后半句点题幽默,让人印象深刻。但这个也非常考验编排水平。”为了让内容丰富生动,许琼和讲解团队一起磨炼,将宣传内容进行分块,然后每一块内容又配上有趣的韵脚,讲起来朗朗上口。“考虑到基层群众的接受能力,三句半会酌情采用天台本地方言的模式来表演。”

  上周,许琼将新一期“板凳团课”设置在幸福新村,村里有一处跨河小木桥,平日里,周边的群众都爱聚集在那边聊天晒太阳。准备充分的“小天团”赶到那边,走到木桥中央,敲起锣,打起快板,很快把附近的人都吸引来了。

  “‘两山’理论真是好,家乡山水变成宝,绿水青山大家护,吃穿不愁活到老……”随着强烈的节奏,团队一群小伙小姑娘用标准的本土方言,将要传达的内容以轻快的方式和农村的团员青年们分享,现场气氛很活跃,大家听得笑呵呵的,不停鼓掌叫好。

  “小天团”是“板凳团课”中讲解“一学一做”要义的主力军,是一支致力于传递习总讲话的青年粉丝团。在天台县,“小天团”时常将习大大的讲话整理编辑成适合农村群众接受的形式传播开课,“小天团”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给团员青年们传输“一学一做”方面的重点内容,让团员们积极参与互动。

  “板凳团课”为青年猪倌“雪里送炭”

  “都是同个乡镇的,说实话,平时基层工作的积累,我们已经非常清楚谁谁需要什么,所以要‘投其所好’并不难。”对于有一些并没有向他们透露需求的人群,陈邦洋他们也有一套应对方法。

  创业青年汤宇龙经营一家颇具规模的生态养猪场,资金缺乏的难题成了拦路虎。当时汤宇龙也是到处奔波,想在银行这边办理借贷业务。

  “汤宇龙比较内向,嘴巴不太会说话,有诉求也不会主动跟别人提。”在摸到汤宇龙正在忙于筹集资金的情况后,陈邦洋带了负责创业贷款的工作人员一起找上了门。

  “当时汤宇龙愁眉苦脸,聊了一会儿得知,银行方面给出的利息对他来说还是挺高的。”汤宇龙告诉陈邦洋,银行给他的贷款利率是9厘,这样算下来,每月还贷的金额还是非常高,压力也非常大。

  陈邦洋带来的创业贷款负责人马上给汤宇龙支招。原来天台县团委和当地一家银行有达成合作,提供一种叫做“青年贷”的优惠服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汤宇龙到银行办理了相关手续,紧锁的愁眉终于解开了。“在外头要9厘的利息,通过这边介绍办理,只需要6厘,便宜了很多。这意味着按照我现在的贷款规模,一年少付的利息钱还可以多养六七头猪了。”汤宇龙算了算账后,露出了笑容。

  同时,农技专家在陈邦洋的引路下,还多次到汤宇龙的养猪场,给汤宇龙讲授生猪养殖知识。帮乡镇里的人解决了实际困难,又有效传递了重要信息,陈邦洋觉得非常开心。“累是累的,但是看到大家都能有针对性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点辛苦也是值得。”

  陈邦洋表示,“板凳团课”抛弃了仅限在课堂上课这种死板的传授模式,更多地将体验、讨论、观影、志愿等多种形式汇集到一起,大大提升了团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责任编辑:马云飞
青春建功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