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地市级团委动态  >  正文
昌吉州探索青年工作创新刷新团组织存在感

发稿时间:2016-08-23 07:3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张思怡 通讯员张城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凝聚青年,引导青年建功,聚焦“去四化”(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强三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活力,促进民族融情,推进青年就业创业,积极探索青年工作新形式,增强了党联系青年群众纽带的凝聚力、向心力。

  提炼《团建责任清单》,刷新团组织在逐个层级中的存在感

  以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中学(中职)、年级、班级为四条主线,纵向到底,逐层覆盖目标责任;横向到边,明确分工,责任压实到各条战线,逐一明确了团建工作责任清单。以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会议制度、机制建设、阵地建设、党建带团建、活动建设七项为主要内容,指导各层级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强了基层活力建设与基层团组织覆盖,落实了团要管团的职责,筑牢了党在青年中的基层根基。

  创建“团青汇”微信群,刷新团组织在新媒网络中的存在感

  探索以“新媒体为平台,构建指尖上的团组织,加强有效传播覆盖”的工作模式,形成逐级覆盖下一层级的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专兼职团干部的“团青汇”微信群工作体系。全州建立“团青汇”微信群647个,其中,州级1个、县(市)级7个、乡镇(街道)级83个、村(社区)级558个,直接有效覆盖青年1.81万人。借助“指尖上的工作群”,组织开展思想引导、学习互动、工作交流、舆情监测的“四位一体”服务,实现了共青团工作的扁平化、去行政化,增强了团组织工作信号的有效传导和工作力量的有效调度。

  首创《青年民情周记》,刷新团组织在基层一线的存在感

  针对农村(社区)团建工作日渐“空心化”,村(社区)团干部普遍存在的“不清楚,不会干,不愿干,不接茬”的“四不”现象,在基层探索推行并长期坚持《青年民情周记》工作制度。通过设计团务、政策知识篇,提供菜单式指导手册,被动性地推动村(社区)团组织主动开展工作,总结经验、任届相传,解决基层团组织工作不强、基层团干部政不熟、业务不会干、基层团组织档案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有力地提升了团基层工作活力。

  挖掘“乡村好青年”,刷新团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存在感

  通过开展“村村都有好青年”评选活动,大力发掘农村青年身边的好典型,树立向上向善的青少年好榜样。针对评选出的“好青年”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扶持,提高“好青年”素质,服务“好青年”成长,加强“好青年”管理,将有想法、有决心、有闯劲、有能力的“好青年”培养成符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涵盖各个领域的实用人才,壮大青年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选拔产生“乡村好青年”409名。

  打造“十百千万”青少年融情工程,刷新团组织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存在感

  以“淡化狭隘的民族意识,强化共有的国民意识”为主线,打造“十百千万”青少年融情工程,整体推进青少年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每年组织50名州内各族青少年赴援疆省市开展融情实践活动,促交往;每年开展100名维护民族团结好青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树典型;每年组织开展1000场次节日融情活动,促交融;每年组织开展“万名昌吉少儿与疆内外书信手拉手”活动,促交流。今年,全州共组织了“闽昌少年手拉手”、“庭州少年去广州”、“阳光成长、共筑未来”相约厦门融情游学、“携手共看新疆美、泉昌童心永相随”等青少年融情夏令营19批次,参与青少年35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比82.3%;评选出维护民族团结的好伙伴100名;开展了节日融情活动632场次,覆盖青少年1.8万人;累计结成3.1万对,互通信件6.9万封,全方位丰富创新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载体和方式。

  探索青年就业创业新途径,刷新团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存在感

  结合青年就业需求多样的实际情况,围绕党政中心工作,聚力服务青年,挖掘服务青年新途径。举办青年就业创业嘉年华,展出青年创业创新项目160个,引入企业风投洽谈,打响互联网+青年创业理念,各族青年直接参与3000余人。探索组建昌吉州青年创业联合会,吸纳创业青年110余名,为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咨询及跟踪式指导培训,推动青年积极创业、大胆创业。每年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展示来自全州各领域的“双创”项目,为企业家、创业者搭建沟通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319名有志青年直接接受锻炼。组建并运作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实施青年电子商务培训项目,扶持创业项目,拓展了就业创业新途径,为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引导青年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