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
共和国“空天长城”最可靠的守护者
——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
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敬东
提到航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火箭呼啸升空的霸气,是载人飞船遨游星际的华美。然而,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两弹一星”到今日的百花齐放,在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身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的航天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们披荆斩棘,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甘于奉献、撼人心魄的奋斗乐章。
不要0.9 只要一次成功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二部大楼里,“全局、奉献、求实、创新”的二部总体精神和张奕群研究室“继承创新,严谨务实”的文化理念赫然在目。
关于张奕群研究室的张总师,他的创新拼搏,有这样一个“传说”。一次,一个科研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张总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思考。大脑的高强度思维活动竟让他刚进入梦乡,就梦见了曲线的运行轨迹图。他赶紧起床,拿了铅笔就在卫生纸上写画,从半夜3点到早晨6点,写下上千字的算法公式。不到6点半他又急匆匆地赶往办公室,用电脑验证算法,难关终得突破。
在张奕群研究室,勇于创新、善于攻关的“劳模精神”和严慎细实的“航天作风”,已融入血液。据魏总师介绍,早期的研制阶段,没有高性能计算机和自动化设计软件,所有设计要经过严格手工推导寻找最优,难度大且烦琐。几轮设计下来,她的“手稿几乎能塞满柜子”。就是靠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最终她带领团队突破了制导控制某关键技术。
在这里,严谨甚至达到“锱铢必较”的程度。
“0.9×0.9×0.9×0.9×0.9=0.59”这是李总师常用来提醒大家的算式。“如果某一个环节打一点折扣,几个环节下来,所有人的努力就会葬送在我们手里。”李总师说。正是由于这样的坚持和严格要求,一个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被握在手中。他们心中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做共和国空天长城最可靠的守护者”。
经过研究室几代航天人的努力,2011年1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个以全国劳动模范个人命名的技术创新型研究室——“张奕群研究室”诞生。这个有着60多年传承的航天团队,不仅获得过1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8项国防科技进步奖和130余项国防专利授权,还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学习型班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以及国资委首届“央企楷模”等荣誉。
能“大海捞针”的人们
2019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第63个年头,几代张奕群研究室的航天人走出了一条从仿制到自行设计和自主研制的中国先进防御导弹的成功之路。
由于导弹武器系统的特殊性,试验场地也极其特殊。时任张奕群研究室主任、现二部副主任的王蒙一还记得,有次出海三四天,所有人都被风浪颠簸得几乎要倒下了,而队员们却顽强地坚持着。
一次海上试验,需要在近10万平方米的海域搜寻并不大的残骸。现场的多位专家第一反应是“绝对不可能实现!”可为了下次的百分之百成功,必须“挑战不可能”。
真正打捞时,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大。整整17天,10万平方米海域的可疑点被捞了个遍,仍然找不到目标。可团队仍不愿放弃,终于,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准备再次失望而去时,磁力计上突然出现强烈波动的曲线。“找到了!”团队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奇迹得以发生。
“神剑”腾空而起就是最好回报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航天人一出差就是两三个月,赶上项目任务紧张时,一年有多半时间坚守在异乡。
吴总师曾主动要求在试验场过春节。回忆起那时的艰苦,吴总师讲了一个故事:“一次,为排队等电话,我和同事骑了十几公里自行车,又在路边足足等了四五个小时。漫长的等待中,思念女友心切的同事,不停地在刚刚铺好的水泥地上,用木棍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写着女友的名字……”
研究室设计师小姜也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年他们在试验场吃夜宵,程师姐的手机突然响了,丈夫急切地说“孩子病了,高烧不退”,程师姐叮嘱丈夫赶快送医院。孩子听见妈妈的声音,在电话里哭着一再催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好想你抱抱我……”程师姐不忍听见这揪心的哭声,硬着心肠关掉手机,独自蹲在一旁抹眼泪。
对于家人,亏欠吗?对自己,遗憾吗?他们的回答几乎异口同声:当看到一枚枚“神剑”腾空而起,声震九州之时,看到自己亲手参与研制的战车,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时,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激动、骄傲、自豪之情,便是至高的荣耀,也是最好的回报。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15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