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观合肥的科研机构时,当地同志讲述了一个让人唏嘘的故事。量子信息科学的领军人物潘建伟院士,曾经有针对性地选送自己的学生到量子信息科研先进的国家学习。2008年,潘建伟和他在德国的团队整体回归中科大。2009年国庆前夕,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完“复兴之路”主题展后难抑激动之情的潘建伟,给大洋彼岸的学生们发了一则短信:“国家需要你们回来。”大部分学生所处的都是世界顶尖的实验室。放弃在这样的实验室工作和学习,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一声召唤,当年送出去的学生毫不犹豫,先后归来。信守与老师的约定,也信守着人生的承诺。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中国量子科学从追随者变成了超越者。人才因人而聚,也因城而聚。当“哈佛八剑客”这样的学者纷至沓来时,一个城市对于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已经毋庸置疑:八位哈佛大学的博士后集体回到合肥,在强磁场科学中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科研团队,几年时间里捷报频传,“很多人的科研成果比在哈佛还大,发展更快。”1958年,为了培养“两弹一星”项目急需的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成立。1970年,出于备战的需要,许多在京的教育科研机构被要求疏散。科大首先瞩意河南,但在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李德生的强力支持下,最终还是落户在了合肥。当时谁能想到,这段城市与大学的联姻,会成为古老城市的命运转折点呢?合肥的气质与禀赋,就此因为“科学”二字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后,偏安一隅的科大逐渐发力,名噪一时的“少年班”等教育、培养计划让科大成为青年人才首选的大学之一。在经历了漫长的积累之后,科大的原创性研究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单分子化学、铁基超导、纳米材料、量子信息……在顶级科学期刊上看到科大的成果,成了家常便饭。”以至于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所属的自然出版集团在描绘合肥时将其称作“一个低调的城市”,但是“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理科研究中持续不断地开辟新天地,这座城市正在进入全球视野。”“本地的科研院所成了无价之宝、最大的资产。以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依托,科学变成了合肥最大的特色,合肥变成了全世界科学特色最强的大城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袁岚峰曾撰文指出,“合肥弯道超车,一举获得了最快的发展速度,以及更重要的,无限的想象空间……近年来,合肥的高科技产业出现了令人目眩的发展。例如合肥大力支持的京东方,进入了显示器行业的国际前三名……资本市场已经把科学作为了合肥最重要的标签,成了固定的题材。”如今,合肥是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这一定位,使得合肥这座古城的名气超越三国古战场,与“云集的学者、卓越的基础研究、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紧密地联系起来。除此之外,我们还愿意将一批“隐形”的技术领先者共同罗列于此: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强磁场科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这些机构承担了国家大量的战略科研任务,比如著名的“磁约束核聚变、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技术、大气环境探测与监测技术、强磁场科学与技术、特殊环境服役材料、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现代农业技术、医学物理与技术以及国防战略高技术等”。仅2015年,合肥的科研机构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9项,居全国科研机构第一位。所有的这一切,源于合肥全市上下投资科研创新,舍得拿出真金白银。“合肥的‘有舍有得’,就在于这些年积极支持中科大、合工大、安大以及科学岛、中电科等在肥科研单位加快发展,而且花大力气引进了很多大院大所落户合肥。大院大所乃国之重器,合肥投资教育科研,不是简单地追求科学技术快速产业化给城市带来多少GDP和税收,更看重高等院校为合肥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也涵养这个新兴城市尊重科学、尊重创新、尊重实干的城市气质。”合肥市委的一位年轻同志对《中国青年》记者总结道。科学,改变了城市的命运,也改变了这座城市的气质。以“科学”为魂,这样的城市,其爆发力当然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