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城市气质·观察  >  正文
古老与年轻、开放与包容

发稿时间:2018-07-21 16:16:00 来源: 《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网

  合肥是一座水城。除去淝河的滋养,共有大大小小湖泊二十余处,城湖相拥、湖城相绕,山水一体,“坐拥繁华、又寄情山水”,自然环境优渥,这使得合肥与北京、珠海一起,荣膺第一批“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宜居度名列全国城市前茅。

  天鹅湖是这座城市最年轻的湖泊之一。这里最早是当地居民开挖的养鱼塘,2003年,合肥西南部被规划为政务新区后,鱼塘经过挖掘连片修整,更名为天鹅湖,湖面约1040亩,靓丽如镜。

  当年的荒芜之地,随着沿湖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和各类市政配套的成熟,逐渐被打造成为合肥版的“曼哈顿”:合肥奥体中心、合肥大剧院、合肥市政办公中心、五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相继落成,一个新的城市中心拔地而起。

  这像极了历史上的合肥城。彼时的合肥,曾因为军事需要而经过四次迁址。从最早的汉城到满宠城,再到金斗城、斗梁城,合肥人搬过四次家才最后定居于现址。合肥民谚有云:搬家三年穷。普通人家尚且如此,何况一座城市?迁移动荡、战事洗礼后白手起家的打拼精神,似乎成就了合肥人的性格,一度贯穿于这座城市的血脉。

  夜幕来临的时候,天鹅湖边人声鼎沸。轻歌曼舞、绕湖健步的人群穿梭往来,至午夜亦络绎不绝。正对天鹅湖的,是合肥的市政办公大楼。两栋弧形的大楼相对而立,如同一本打开的大书,与天鹅湖相互关注。

  年轻的城市,拥有的不仅是年轻的体魄,还有开放与包容的心态。采访调研期间,我们注意到,合肥的这座政务办公大楼,是国内少有的没有围墙、完全开放的政府办公场所,灌木青草簇拥,微风穿过没有围墙的走道,开阔舒畅。

  在办公大楼的北部,还有邮政、快印、超市等小店与整个行政体系比邻而居,融洽相处。而开在政务大楼之下的共享书店,则让人印象深刻:合肥市政务中心读书会共享书店是全国首家政务机关共享书店,2017年11月开业时,合肥的市委书记和市长均亲临现场参与揭牌仪式。书店还在醒目的位置摆放着领导干部们推荐阅读的书籍——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可以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这远胜于简单的说教。楼上的干部们工余可以就近到楼下买书、读书,与文化、科技、社会保持同步,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想没有书卷气都难。

  时间再往前推。2017年7月,三孝口的新华书店以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身份正式亮相。书店通过共享阅读软件“智慧书房”,引入图书馆功能,变卖书为借书,大幅降低了阅读成本,吸引了大批市民光顾。开业当天,两万人次的客流量刷新了该店日客流量的最高纪录。还有连续四届“大湖名城、全民悦读”活动,24小时书店、24小时“悦书房”以及社区阅读网络、24小时自助图书馆,遍地开花的阅读空间让这座城市的居民可以随时捧书忘忧。这样的书香阅读氛围,让人心生向往。

  据统计,合肥共享书店的读者人均年阅读量预计多达23.17本,远超2016年中国人均7.86本的阅读量、蝉联亚马逊年中图书排行榜“最爱阅读城市”冠军,其书风之盛甚至达到“正月初一的书店里都坐满了读者”。坊间评论,“合肥的书香越来越浓,而阅读也成为这座城市高贵的坚持。”

  “一座爱阅读的城市,可以让人们诗意地栖居”。而一个城市拥有无数爱好阅读的市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城市自然就会变得优雅有礼,亲近随和。

  这种随和,又好比合肥的饮食。合肥正好处于中国的中部,“南北融合、兼容并包”:既有北方的面食,也有南方的粥菜,“口味迥异又和谐共生,各成风格又互相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合肥味道——既不像北方那样重咸,也不像南方那样偏甜,而是“甜咸相映,鲜香适中”,这对于我们这些初次拜访合肥的“外地人”来说,自然就有了一种亲近可人之感。

  年轻的省城从5万人发展到今天的数百万人,外来人口必然居多。有人据此判断,合肥等同于安徽的“深圳”,因为这里没有北京厚重的历史,没有上海的摩登,也没有苏杭的妩媚,这里的本地“土著”并不多,大多数的居民都是新合肥人,都是这片土地上的新人。这从合肥的“官方”语言也可以印证:城市的通用语不是合肥话,而是普通话,“没有人因为你不会说合肥话而歧视你,大家反而会对两个文艺青年用合肥话交谈感到诧异。”语言上的开放,等同于心理上的“包容”,当人们都使用同一种“乡音”亲切交谈的时候,外乡人的感觉,自然就消失了。

  合肥的开放与包容,源于它的古老与年轻并重。古老已经远去,而年轻正朝气蓬勃,这让这个城市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种“后发优势”:没有过多的包袱,可以轻快地发展。比如,合肥所经历的城市空间拓展、交通枢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平台打造等,其速度都明显快于周边其他省会城市。

  年轻还意味着敢闯敢试,不胆怯不退让,敢为天下先:当每一次新机遇到来时,合肥总是能够敏锐地抢占先机,“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内联外引、借梯登高”,“有舍有得,错位发展”,咬定实业不放松,走出了一条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赶超之路。比如在京东方项目的引进上,合肥市委果断决策,按照“模拟产业投资基金”模式,一次性拿出30亿元进行战略投资,直接撬动145亿元社会资金,最终成功解决了175亿元的巨大融资难题。

  新老相助、上下同欲,开放与包容并蓄,沉稳与激情并存,这样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其未来的潜力,不容小觑。

责任编辑: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