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城市气质·观察  >  正文
合肥:青年眼中的大IP

是“便捷”的人才福地,是青年创业者得助之地,是科研的乐土,也是高新技术产业链汇聚之城。

发稿时间:2018-07-21 16:21:00 来源: 《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网

  世事如棋,善弈者谋势。谋对了势则虽不争一时之短长,潮水落去时,却能显现出自身独特的价值。

  居皖之中,地处江淮之间,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合肥,名校不算多,人文景观也并不多有名气,却能吸引八位哈佛博士后回国,能留住潘建伟,能吸引北京、上海一大批拥有科技专利的青年来此创业。在国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内持续去杠杆、高压调控房地产行业的背景下,合肥经济持续强势增长实现弯道超车,经济总量排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跃居第九位,显然是谋对了势。

  在合肥经济迅速发展进程中,青年的力量、人才的力量不可忽视,合肥有在校大学生60万人、两院院士108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74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0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52人。合肥市人才开发处(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宋鹏程对《中国青年》记者表示,“一个青年人才可以带起一个研发团队,一个研发团队可以创立一个优秀企业,一个优秀企业可以带动一个产业。”如今,在合肥创新创业的年轻人,除中科大学生之外,还有一大批北上广名校的毕业生。合肥成了青年创业者眼中的一个现象级、有吸引力的IP——隐形创新之都。

  “便捷”的人才福地

  清彩科技是2018年1月26日在合肥成立的一家公司,这家企业的研发人员主要由清华、北大、中科大的硕士、博士组成,有功能单体、水性功能高分子树脂产品等领域30项国家发明专利,主导研发的“高端涂层技术”项目,获得2017年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分类赛的一等奖,获得了种子基金的支持,他们选择了在合肥创业。运营总监吴祥松对合肥的印象是,合肥是个“简单”的福地,“我去市政大楼,发现外围没有围栏,一楼大厅里还有个显示屏,点击屏幕,就能看到各个项目的进展,说明这个城市政务追求公开透明。在政府部门办事,都很顺畅。科技局的同志主动找到我们,关注项目的进展,介绍合肥的各种引进人才政策。让我们觉得在这个城市办理公司业务很便捷。”

  “年轻人才来了合肥只要安心科研、创业,其它的事情交给我们办就好。”合肥市外宣办主任王立群这样对《中国青年》记者说。

  在合肥,农村籍高校毕业生落户来去自由,毕业两年内可在入学前户口迁出地、现工作地、实际居住地之间自由选择落户,不受迁移次数限制。没买房或单位没有集体户也没关系,派出所设有集体户,落户和迁出简洁便利。

  在合肥,外来高层次人才子女可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配偶工作安排保持原单位编制性质和职级。外籍人子女就学可实行弹性学制。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刘文教授领导的农业光电子研究组,依据植物对太阳光吸收主要取决于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原理,提出了一个兼顾农作物生长和光伏发电的创新方案,采用滤光膜将适合植物光合作用的太阳光精准剥离出来,总能量大约占全部太阳光的10%,其余90%可以用于光伏发电。这一项目入围了2017年度“R&D100”获奖项目名单。参与创办了昂科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刘文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公司在引进外籍人才时,只是提交了引进人才名单和资料的电子表格,政府就把相关手续全部办完了。

  今年4月14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发布了2017“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合肥位居第三。合肥市人才办副主任谢超说,“合肥已经开启了国际化育才模式,正探索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和海外产业孵化器。已获批第二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给外籍青年人才提供便利,是合肥人才政策的固有之义。”

  创业得助之地

  对清彩科技的吴祥松来说,协调产品研发是他的重要工作,按照计划,今年10月他要推出第一款产品:一种新型高分子指甲油,实现对女生指甲无损害。日程紧张,劳累疲乏的时候,他喜欢上合肥政府网站浏览政策,“合肥不断推出对青年人创业的扶持政策,看了觉得很温暖。”

  6月14日,合肥市人社局在网站上就《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的部分配套细则征求意见。根据该方案,高校毕业生来合肥创业,可享1万元创业补贴。

  补贴之外,还有资助。《合肥市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扶持资助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对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进行无偿资助,资助对象为在合肥创办企业或成为个体工商户的普通高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生,创业项目经评审后可以获得3万元、5万元、10万元的资助。

  团合肥市委书记童友好告诉《中国青年》记者,团市委推出了《合肥市梦创天使计划项目资助实施办法》(试行),对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合肥工作不少于一年,有研发能力、拥有核心技术和相关自主知识产权的创业者,可分别给予10万、30万、60万、100万元资助。

  更关键的是,创业者在合肥还容易获得技术支持。

  合肥的创业青年王兴生从来不用酒店一次性洗漱用品和拖鞋,也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洗脸洗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打印纸都是正反两面使用。他是便捷时代里不怕麻烦倡导最大限度环保生活的人。

  2013年,王兴生得知新能源汽车主要元器件高压直流继电器主要靠从美国和日本进口,他决定组建团队研发国人自己的产品。很快,他就和中国科技大学联合组建了研发团队,成立了安徽中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自主研发出了高压直流继电器,经反复测试,性能和使用寿命超过进口产品,还比进口产品降低了30%的成本。

  中科大先研院企业发展部还协助他们申报知识产权,帮助申请优惠政策。因此,王兴生和他的团队获得多项荣誉并主导参与制定了三项国家标准和一项行业标准。

  薛伟成是从中科大少年班走出的毕业生,现任校青年创业创新主任的他,创办了红砖孵化器,他们与来自23所高校的专家达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助力青年创业。

  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协同创新平台,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

  科研的乐土

  合肥成为青年人才、创业人才聚集之地,离不开中科大“效应”。

  合肥与中科大相互成就的故事,是一城与一校的传奇。在特殊历史时期,中科大南迁,被湖北、河南、江西婉拒,安徽却乐意提供土地和资金,并最终选址合肥。如今,因为中科大,合肥成为科研人的乐土。

  合肥市委副秘书长崔国斌告诉《中国青年》记者,有人用三个带“可”的词汇来形容科大的学生:“可怜”、“可爱”、“可怕”。可怜是说,科大的学业很紧,周一到周五一般只有半天的空休,每周两天晚上有课,学子们紧张忙碌的生活在亲友看来心生怜爱,是谓“可怜”;可爱是说他们简单、纯朴,是谓“可爱”;可怕是说科大的学生在科研方面常有突破,让人敬畏,是谓“可怕”。

  而在中科大人眼中,合肥总是肯慷慨地送给他们温暖。

  郭国平是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半导体量子点量子芯片研究方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教授青年学者。这样优秀的学者为何一直没离开科大?郭国平向记者讲了两件事:1998年,读大二的时候,他被郭光灿量子研究团队招入,让他觉得没必要出国读博;博士还没毕业,就被中科大招为副教授,老校长侯建国当即为他划拨800万元做实验平台建设。如今,郭国平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和参与了多个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A类)。国家、合肥、中科大多年对他的培养,让郭国平心怀感激。

  吴恒安是中科大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教授,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在科大就读,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做到副教授的时候,感觉科研遇到了瓶颈,中科大2009年送他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教授课题组合作,两人相互补益,迅速打破了科研的瓶颈,他们利用氧化石墨烯制作出一种新型隔气透水材料。安德烈·海姆因此又接纳了科大推荐的一位博士后。吴恒安自己也迅速成长为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恒安告诉《中国青年》记者,“我在科研遇到瓶颈的时候,科大给我提供了进入世界顶尖水平实验室交流的机会。”

  郭国平和吴恒安这两位青年学者接受记者采访时,除了真诚地感谢中科大,都会提及国家和合肥对他们的支持。尽管不是引进人才,但合肥都给过他们配套支持经费。

  事实上,合肥市和中科大人的情谊已经产生了“可怕”的合力。

  有多“可怕”?去了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就知道了。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位于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从空中俯瞰,先进技术研究院像一个巨大的“X”,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这所研究院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建立。一期工程占地面积574亩,已建成联合实验室43家,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77人,孵化企业163家,开发新产品近220项。建设的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及“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合肥总控中心,在世界率先开展量子远程大规模保密通信应用,截至目前,已完成“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兴隆地面站和干线北京中继站点间的对接,已实现北京、上海、济南、合肥和乌鲁木齐南山地面站5点间的量子通信视频会议。

  在中科大先研院的一楼大展厅,如果你幸运的话,还能碰到机器人美女“佳佳”,她能担任大型会展、商演的舞台主持、导游解说,能当保姆接待客人,能去厨房为客人端茶倒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由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机器人工程实验室研发的佳佳不仅有能力,也见过世面,已先后担任过2016首届“全球华人机器人春晚”和“谁是棋王”分场比赛的主持人。佳佳的面世,“标志着我国服务机器人研发取得历史性突破”。

  除了佳佳,你还能看到会写毛笔字的六轴机器人,以及安徽云玺科技有限公司的云智能电子印章,这个项目曾获得国资委、科技部、发改委等六部委举办的全国央企熠星双创大赛大奖。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能自力更生。合肥深谙此理,从来舍得在科研人才、科研项目、科研装置上下重本,引进科研机构不遗余力。目前,合肥有中科大等高校60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电科38所等央企驻合肥科研机构13家,各类研发机构959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50个、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在合肥两院院士有108名,各类科研人员60多万。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评价,合肥基础科研实力位居中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2017年1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现在,合肥正在大力推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安大绿色发展研究院、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物理所合肥先进能源装备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中央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合肥现有三大科学装置: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目前,合肥还在谋划建设四个新的大科学装置。

  2018年1月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在合肥集中建设,这将加快聚变能实际应用的进程。

  “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预研项目方案已通过可行性论证。该预研项目将满足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等需求。

  “合肥先进光源”预研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具有超快时间分辨、超高空间分辨和超高能量分辨的能力,为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物质/生命及交叉等前沿领域研究及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谋划建设的还有强磁光综合实验装置。

  合肥将在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以北,打造10平方公里的大装置集群区。

  说起来都是业绩,可是买装置,建创新平台,从来都需要投入,合肥显然有“舍得”的眼光,栽有梧桐树,才引凤凰来。

  40特斯拉高强度稳态磁场装置和尊重人才的环境使得哈佛大学八位博士后集体回国,引起国际学界震动。

  高新技术产业链式汇聚地

  谷歌,因特尔,IBM都在研发量子计算机,在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道旁,国内第一家从事量子计算机研制和开发运用的公司——本源量子就在这里。

  在本源量子的公司网页,我们看到了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通用量子计算机中央处理器(QCPU)、专用量子模拟机中央处理器(QSPU)以及新型量子功能芯片等研制生产、封装应用及销售;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量子软件、量子算法和量子模拟软件的研制、量子编程语言、量子链路协议、量子指令集等应用和销售;专用于各类量子中央处理器正常运作的各类集成化矢量脉冲发生器、FPGA反馈测控系统、精密源表、多通道信号处理网络等,以及各类低温电子学量子器件等研制、应用和销售;基于量子处理器和量子模拟器的量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等应用软件的研制、应用和销售;提供量子计算的在线演示、教育及科普、量子云计算在线模拟服务,针对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在线量子云计算平台、为客户订制和提供特定的量子计算解决方案,针对各类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基于量子处理器和量子模拟器的开发平台和生态系统等。

  这家公司现已推出面向科研单位的量子计算云端服务,并致力于将量子云服务普及到普通用户,计划于三年内推出具有20至30位量子比特位数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并在未来研发出能够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的通用量子计算机。

  如果不是在合肥,这么多主营业务中的任何一项,对其它城市企业都是难以想象的业务。而对于合肥,这一切水到渠成,因为合肥不仅有潘建伟,还有众多量子研究人才,本源量子的首席科学家就是郭国平。

  合肥高新区产业基金在本源量子成立初期曾投入过千万元资金入股,如今公司被一些投资方承认的估值已过十亿元。合肥多年向科研人才不计短期收益的投入,已经渐渐显现了让人惊讶的收益。

  习友路是合肥市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中国声谷”四个大字招牌就树立在习友路的西端。

  “中国声谷”是由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是全国唯一定位于AI(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速显微是中国声谷孵化的一家以物联网智能人机交互模组为主营业务的创业公司。这家公司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团队创立,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物联网人机交互图形加速GPU芯片、实时图形操作系统和免编程二次开发工具链,应用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和工业物联网领域。公司董事长项天博士接受《中国青年》记者采访时说:“资金、经验、背景都欠缺的年轻人创业,有一个好的创业环境非常重要。速显微创立之初参加了合肥高新区举办的‘合创汇’创业路演活动,并在中国科大站比赛中拿到了当场冠军,由此被发现并获得合肥高新集团(出资实体合肥高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天使轮投资。政府提供了各类专业的高新产品和技术配套补贴。我们感谢合肥!”公司总经理王攀博士也表示,“公司在合肥,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我们向外开拓市场的同时,也与合肥本地的汽车、家电企业进行产品合作。合肥是我们创业的福地,这里有技术人才,也有客户。”

  合肥有家电、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京东方、安徽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科大讯飞、美亚光电、江淮客车、安凯客车是合肥的知名企业。近年来,新型平板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公共安全等战略新型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在全国有先发优势。集成电路、燃气轮机、生物医药、高端医疗与设备、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正形成新的突破。

  在合肥,京东方吸引了75家上下游企业来合肥布局,集聚各类各层次平板显示人才2万多人。截至2017年三季度的数据表明,合肥国资对京东方定增方式投入的80亿元浮盈已超过百亿元。今日收获颇丰,谁知背后不易?

  2009年4月13日,京东方6代线项目在合肥新站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合肥市政府应允筹集90亿元的资本金。次贷危机刚过,合肥市2007市本级财政收入刚过100亿元,用于发展的资金不足30亿元。这一决策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合肥市经由增发股票方案,通过资本市场筹集了60亿元资本金,合肥就是这样敢闯敢拼,与京东方携手,抢占了产业发展的先机。

  合肥的多个高新技术产业能形成产业链,背后都有“舍得”和敢闯敢拼的改革精神。这种精神作用于合肥,使其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创业者的天堂。

  2017年,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4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天下无贼》中葛优扮演的“胡黎”有段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合肥多年来对人才的投入,已经显现了“不计所利乃大其利”的回报。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经济转型升级日益迫切的经济背景下,合肥的增长模式格外值得借鉴。

  合肥对人才投入的回报,刚刚进入丰收期。合肥的发展模式,是值得探索的现象级景观。(文/本刊记者 刘善伟)

责任编辑: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