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合肥学院15年的转型探索?那一摞摞满意的就业“成绩单”
以及来自企业、教师和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就是最好的证明。
合肥学院:应用型大学应该怎么做?
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然而与就业难相对应的是就业市场对于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目前国内一些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并非因为我国不掌握前沿技术,而是由于缺乏优秀一线工程师将蓝图化为实物。有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高级技术人才仅占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5%,这一比例在德国已达50%。
而在安徽合肥市,有一所高校早有远见。从成立之初就向工业强国德国看齐,中德共建,打造出一所享誉全国的应用型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顶尖的技术人才。
她就是合肥学院。2015年李克强总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视察合肥学院时,李克强总理指出,“合肥学院30年来的发展壮大是中德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默克尔亦称赞学院是“中德近30年合作的光辉典范” 。教育部评估中心将合肥学院评为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一方阵的排头兵,并将其总结推广为“安徽现象、合肥模式”。而近五年来,全国先后有700多批次高校组团来到合肥学院专题学习应用型高校建设经验。
走进合肥学院,展区陈列的都是合肥学院师生自己制作的工业产品,这些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如果说许多高校将重点放在基础科研学术的建设上,那么合肥学院则是面向实际的生产生活,讨论最多的是如何让产品能够最终落地。
德国工业4.0的启示
高先和是合肥学院的明星教授,由他带领学生团队完成的“智能运行小车(AGV)”相当于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人力、物力负担,更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市场,特别是服务现代物流业。
“工业4.0提出的智能制造是未来的方向,所以我就带领学生一起往这个方向上努力”,高先和笑着说。这所学校的师生经常与德国学校交流和访问,他们的教学和发展理念天然地带有“德国基因”。比如“工业4.0”所提到的具体发展方向,他们往往能脱口而出。
“智能运行小车”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亚马逊、京东等很多知名电商企业,都运用智能运行小车作为其物流基础设备。高先和教授指导学生调研产业需求,根据特定应用场景,提出了“磁条引导”的特定路径智能运行小车方案。这种方案投入市场后,能够有效提高公司内部原材料和做好后的成品相互运输的效率,因而备受汽车生产企业的青睐。
“就他们一批孩子,经过自己捣鼓,去年公司竟然收益了30万。”一旦提起自己的学生,高先和总是笑得眯起了眼。在他看来,大学阶段并非要学生们急功近利地赚多少钱,而是应该真正培养起学生们的一技之长,“从这个专业把真正的技术学到手。”
在短短不到2年的时间里,高先和带领的学生七人团队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承担企业横向课题项目10项,横向经费300余万元。然而成绩的背后,是旁人并不能真正感知的艰辛。“智能运行小车”让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论计算推导出现了意外,控制电路出现问题,控制模块全部都烧掉了。”高先和回忆说。
为什么我们明明按照理论上的程序来操作,最终还是出现了问题?这是每个团队成员都去询问高先和的问题。他们一边心疼实验设备被烧掉浪费的钱,另一方面对症结所在一筹莫展。
高先和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教学中的绝佳机会。“正是通过这次实验事故,我告诉学生们做实验不能理想化,理论和实践往往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我们需要从失误中积累经验教训。”
合肥学院在学习德国经验方面,始终舍得下血本。近五年来安排青年教师89人次赴德参加模块化教师专项培训。而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的“1251”高层次人才计划,则是通过引进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的德籍人才,形成一批高端的科技创新团队。
“我和德国的专家教师做过很多次的交流,技术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德国人在工业领域一丝不苟的干劲,这点令我印象最为深刻。”高先和说。
而在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看来,“将德国的教育方法完全拿过来是不行的,应该化为本土的方法,将德国先进的教学理念中国化。”
“比如德国是小班教学,一个班一二十个学生,而我们中国的大学,是大班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精准培养呢?我们采取几个方法,第一个是可以组织十到十几个人加入教师的团队参与项目,同时跟老师一起学习,化整为零解决大班的问题。第二个设备也是如此,如果走德国模式,设备投入成本太高了。因此我们还是把学生分批,实际上这样就本土化了。”
从ET4.0团队到“合七电子”
本科毕业一年多,汪程的生活圈依然没离开合肥学院。过去,他和小伙伴们的状态是“上课即下班,下课即上班”,而今他们依旧忙碌,只不过工作在校园,吃饭在食堂的日子显然要比在外创业的同龄人轻松一些。
汪程告诉记者:大三时他和同学一行七人组成的小团队“ET4.0”便以学院首届创客的身份入驻创业园。三年了,在这个创业空间里学校没有管学生要过一分钱。“相当于拎包入驻,办公室从空调到工位配套完善,包括场地月租、水电及物业费,一概全免。”
回忆起四年的大学时光,汪程的体会是,“这所学校确实有着与众不同的创业氛围”。
他以团队研发的第一个项目举例:“公交投币箱每天吞食上百假硬币、游戏币”——当看到这样的新闻,自然会想到:能不能去做一个机器,去辨别硬币的真假,区分硬币的面额?可是灵感产生之后,该如何实践它?
在合肥学院,第一课堂之外还有更加侧重于实践的“第二课堂”广受学生欢迎,而在汪程所属的电子系就有一个“电子爱好者协会”总能把学生凝聚在一起。有什么想法,学长学姐带着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共同做实验、焊器件、做检测……很多难题破解起来就容易了。
汪程也是在“电子爱好者协会”中找到了自己最初的创业合伙人石响、禹芮,他们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最终利用一种能够提前对真币进行采样的传感器实现了兼具鉴别、分类、清点硬币的全自动系统。
在不断优化“硬币清点系统”的过程中,团队几乎把国内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奖项全部收入囊中:从安徽省2015年“双创之星”,到第14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再到2016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特等奖……不断有企业上门寻求合作,让他们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也让这个团队顺理成章地升级为“安徽合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然而在公司注册之后,新的问题又来了:在第三方支付的冲击下,市场对清点硬币的需求大大降低。也正在此时,导师高先和为他们带来了新的项目“智能售货小车”——不同于近来兴起的“无人超市”,它可根据市场和客流的变化而移动;不同于日常所见的“自动贩卖机”,顾客可以在店内任意走动并拿取货物;从进门到结账,全部通过扫码完成,有效保障安全,也免除了排队付账的烦恼。
“说实话能接触这样的项目对一家初创公司真的难能可贵,”汪程坦言,“正是因为我们的师兄,也是高老师的得意门生吴波所在的瑞典公司与合肥学院谋求合作,才为我们带来了机会。”
“创业不易,它不仅需要灵感、勇气,更需要机会和资源,”汪程感慨,“我们之所以能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与学校的培养和扶助不无关系。近些年,像我们这样的学生团队已不在少数。”
截至2017年6月,在合肥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园里已经有30个团队入驻,参与人数达210人,然而至今,仍有更多同学在递交申请。为满足更多同学的创业需求,目前学校正在规划在原有2400平方米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而就在今年,总量为12000平方米的中德青年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已经落成。它不仅会吸引更多留德归国校友的创业企业入驻,还将为在校学生带来更多实习和就业的岗位。
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冲出一匹“黑马”
2016年12月,合肥地铁1号线开通,这是合肥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合肥乃至安徽正式迈入轨道交通时代。不知你是否能够想象,在掘地开路的建设者大军中还活跃着一支来自高校的特殊队伍。多年来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的华建兵教授和他的团队已被誉为合肥轨道交通领域施工安全的“坚强守护者”。
其实早从2005年开始,华建兵和他领衔的“合肥学院轨道交通施工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便开始了“与轨道同行”的探索。不仅仅是合肥地铁一号线、四号线、五号线,包括被视为国家“八纵八横”主通道之一的连徐高铁,以及长沙新近开通的磁浮快线,这支队伍都在施工过程中承担着安全监测的任务。
“我们一方面利用地质雷达、测量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将传感器对塌方、冒水、有毒气体释放等危险因素采集的数据自动分析并及时做出预警,另一方面帮助施工单位根据合肥本地地质状况因地制宜,优化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由此带来的工期缩短、经济效益显著,保守估计节约成本已达上亿。”
有人将华建兵的团队喻为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冲出的一匹“黑马”,而华建兵自己说,之所以能够承接这些大建设项目,与他有10年的中央企业工作背景不无关系。当年转型做教师,并进入合肥学院,是因为和学院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不谋而合。“那时我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进入中铁系统工作,自己很有体会:由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场的实践知识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而我了解到合肥学院构建了一种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这种办学思路我很欣赏,很荣幸能加入进来。”
华建兵介绍,目前在合肥学院像他这样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虽然总量不多,但是学院为了提升产教融合的程度,近年来采取了多种举措,比如将年轻教师送出去,在企业关键岗位挂职一年到一年半,同时在校内成熟的校企合作团队中也吸纳、培养年轻教师;再比如,校科技处每年会收集相关合作企业遇到的各种难题,以科研指南的形式发布,由此指导教学与社会需求更好地衔接。
归根结底,培养教师、改良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而在华建兵组织的项目实施团队中,每年累计有学生上万人次参与。为什么就连安徽建筑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诸多外校也在不断申请学生组团过来共同参与实习?华建兵说:“我们采用了一种‘教师+外聘工程师+学生’的新组合。教师侧重于理论研究,工程师负责技术方案以及现场操作,而学生除了配合工程师做测量、记录等辅助工作,还承担起与相关单位联系的任务。由此,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在一线与施工现场‘亲密’接触的宝贵经验,也得到了一个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华建兵感触颇深的是,由此带来了学生就业形势的大转变。每到就业季,院学生处不断接到国字头央企、省属骨干企业的电话,一些大企业甚至托关系向学校伸出橄榄枝,希望多从合肥学院招徕人才。“就我所在的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总就业率可以说是100%,统计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率也能达到七八成。就每年学校从企业方得到的回访来看,学生们的个人发展很快,很多人毕业三到五年就能走上总工程师、项目经理这样的重点岗位。”
“就业难不难,关键在于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吻合程度。”面对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曾揭示了这样一个精辟却不简单的道理。因此,从2003年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合肥学院至今仍走在转型突围的道路上——如何评价这15年的阶段性探索?那一摞摞满意的就业“成绩单”以及来自企业、教师和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