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生一院士”
初夏清晨的合肥,空气中还透着微凉的气息。不到八点,这座年轻的省会城市早已车水马龙,开始一天的忙碌。
当我们的车拐入城市一隅,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园,空气却忽而变得安静从容。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背着双肩包走在路上,探讨着课程公式和实验数据。少年班大楼前,这个培养无数神童天才的梦幻之地吸引游客驻足拍照;走过郭沫若广场,“红专并进,勤奋学习”的校训写得苍劲,内化为传承至今的精神气质……
这座初衷是为研制“两弹一星”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一流高校,今年9月即将迎来建校一个甲子的盛大庆典。在中国一流高校中成立时间最短,然而就是这里产生了“千生一院士”的奇迹——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就产生一名院士,比例居全国高校之首。在量子通信、高温超导、智能语音等一批尖端科技成果跻身世界一流方阵;成为我国拥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最多的高校。在“国之重器”墨子、悟空的研发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中科大主导研制,学校潘建伟院士担任“墨子号”专项首席科学家。
地理位置不及北上广,资源优势无法和北大、清华等高校相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靠什么取得今天的成绩?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以学生和学术为中心的理念,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晓剑在接待《中国青年》合肥专题报道组、盘古智库一行时介绍,这是一所“老实”的大学,老实到学校餐厅至今没有为迎接外宾开设一个包厢;在全国各大高校迈步走向“综合类”的时代里依然坚持只设理工科;而“1860”被戏称为这所大学的专属“恒数”,在诸多高校扩张的背景下,中科大不为所动,近几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动过本科招生人数——1860人。将学生定位于大学中心的思想,让校方的考虑聚焦于如何让学生拥有充裕的优质教育资源,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为理想坚守到底的精神,是中科大人的又一不竭动力源泉。“逐聚变能源美梦始于足下之足下,解等离子体朦胧终赖基础之基础”,这是中科大刘万东教授为建成我国首台反场箍缩磁约束装置创作的一副对联。“核物理研究,是科大人的自豪底气,是不变的基因,但投进来就是一辈子,要一代人、两代人往下传,要有‘死士’精神,耐得住寂寞,抵得了诱惑。”正是凭借着这种“死士”精神,中科大创造了科学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为青年人才提供宽容的成长环境,让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愿意聚集到合肥这个城市,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心理认同。中国最顶尖的青年科研人才都往哪个城市去?统计数据显示,除了传统的北京和上海外,合肥对中国的顶尖青年科研人才具有强劲的吸引力。“四青”(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优青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和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总数合肥达到325名,在全国排名第七位。
不以简单的发论文数和争取科研项目数来给老师计“工分”,是中科大“宽容”科研环境最为集中的体现。“爱坐冷板凳、不爱接受采访”的中科院院士、科大物理学院教授陈仙辉始终专注于新材料探索和研究。他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前十多年一直默默无闻,如果严格按照发表论文数量进行考核,在一些学校可能早已被淘汰。
前些年,工程学院的梁海戈教授总有些“古怪”的想法,比如想弄明白公鸡行走时为何颠脖子,他向学校科技处申请经费,居然得到支持。他最终研究发现,公鸡颠脖子能让眼睛更精准定位目标,这个成果就被应用于机器人目标跟踪技术之中。就是这样一种不为学术设“禁区”,宽容“异想天开”的氛围,让很多可能被埋没的学术研究有了最终落地的机会。
量子计算机专家杜江峰院士,从本科至今在科大学习、生活和工作了30多年。他坦言,无论是从待遇还是从地理环境上,确实找不到待在合肥这么多年的原因。他的父亲至今还对他没有去大城市耿耿于怀。“可我不愿意离开,这里有种独特的精神在吸引我,我喜欢这个地方。”
中科大独特的精神背后,是整个学校行政工作者团队的默默坚守和艰辛付出。黄方教授,2011年8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和首批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第13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从事实验岩石学、铀系不平衡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他在伊利诺伊大学额巴纳-香槟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后来回到母校中科大,一方面继续承担前沿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担任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的行政工作。身兼学术和行政两大重任,几乎每天加班到深夜十二点的黄方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在他的眼中,行政工作就是完全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一定要为中科大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最好的环境。
“高校应该有一种安静沉稳的感觉,成为一方净土,但坚守不易。”黄方说。作为在中科大成长和留校的老中科大人,他对中科大的理念和未来发展有很多专业和独特的见解。《中国青年》记者专访了黄方教授,一起听听“千生一院士”背后的故事——
(文 / 本刊记者 董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