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智见·政策  >  正文
吴庆:创新的城市需要创新的人才

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吴庆教授

发稿时间:2018-07-21 15:43:00 来源: 《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网

  当“识人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这个城市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大家都紧紧吸引住。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强国时代青年发出的时代号召和无限勉励。那么,当前我国的人才培养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作为肩负强国梦的强国时代青年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在当下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城市如何才能留住青年人才的心?《中国青年》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才研究会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原秘书长、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吴庆教授。

  新时代的经济转型尤其需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国青年》:近些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个怪象:一方面是企业的大面积“用工荒”,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是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难”。这种怪像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当前人才培养与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总体而言,这种怪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吴庆:“用工荒”与“就业难”的问题要分开来看。用工荒主要是针对“农民工”短缺而言,以前工资比较低也愿意干的工作,现在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对工资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说明我国已经走过了以廉价劳动力为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阶段,必须要走经济转型之路。

  而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关键的并非能否找到工作,而是能否找到与他们内心期望相匹配的工作。现在一个在城市打工的人,即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能养活自己。而大学生对自己是有期待的,他们想进大机关、大公司、想要户口等等,他们会认为自己就适合做什么工作,而有些活儿不是他干的。所以,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就业观念的问题。这种观念还需要慢慢去调整。如果大学生能回到他来源的地区,在民营企业里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预期,他有自己的设想,认为受了高等教育,就应有更高的回报。

  所以,如果说用工荒对我们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话,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是提出了要对大学生的就业观、职业观加以引导的要求。如果大学生内心就觉得“我是天之骄子”、“我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而其他工作不属于我”的话,这样一种价值观其实并不利于建设更加多元化的、人人皆可成才的格局。实际上,现在很多大学生已经有了突破,他们并没有用传统职业观念框定自己,而是从体制内走到体制外、从机关走向市场与社会、从市场组织走向公益性社会组织,这些都是创业、探索和自我实现的方式。

  其实,中国在新时代的经济转型最关键的还在于创造和创新,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更应成为创造工作岗位的人。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我们非常需要年轻人有创业的激情去创造更多的社会岗位,推动社会财富的增长。如果能够这样转换视角去想问题的话,那我们的关注点就不会是找到了什么单位,而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体要怎样创造劳动价值、怎样走向更大的市场带动更多人就业,这样我们所面临的空间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青年》:我国基础教育的成就举世公认,总是能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等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但为何高等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存在与社会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当前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与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朝何种方向去努力?

  吴庆:当下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否担当起未来走向新时代的重任,我们的确需要在这方面做一些反思和调整。就人才建设而言,最核心的是要培养身心人格与健康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而且一定要具有社会担当和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应当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转向过程,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约束性条件,但它应当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关键是,我们能否加速这种运动的方向,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真正培养这种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对社会又有感知的人才。

  当前的教育体系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第一是对于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另外就是真正落到实践过程中的、针对市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下培养出的人才,大家都感到应试成分略重了些,这在社会科学人才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而技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与整个社会需求的匹配度还远不够。

  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以整体的系统环境条件为基础的,不是说大学毕业后就能够自然地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应该着重研究创新型的环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最核心的到底是要做到什么。在未来的新时代发展中,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去更有力度地推进我们的教育改革,这是我们目前人才建设方面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

  将中国梦的接力奋斗转化为当代青年的素质提升

  《中国青年》: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4月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未来10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并明确提出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你认为作为肩负强国梦的强国时代青年人才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应该按照怎样的人才标准去衡量和塑造强国时代青年?

  吴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段话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在于合格的“接班”青年,尤其是中国梦(特别是2049年第二个100年目标的实现)要依靠“9000后”(90后和00后)一代去实现。历史的接力棒毫无疑问会交到当代青年的手上,问题是我们的素质能跟得上吗?我想,要将中国梦的接力奋斗转化为当代青年的素质提升,最核心的当是构建有继承、有创新,有内在坚定、有外在宽容的“新中国人”素质,这包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传统的中国需要新的素质,特别是要能跟上现代世界潮流。所以青年人不妨时常问问自己:“我‘现代’了吗?”而现代的素质又具体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在法律素养上,要树立起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能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在生活方式上,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等。

  另一方面,现代的中国又需要老的传统,特别是要立足于自身的文化根基上。所以青年人也要问问自己:“我‘传统’了吗?”这种“传统”的态度集中表现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青年人需要以此为标尺去衡量自己:我的中国文化元素在哪里?我的中华文化立场在哪里?

  其实,“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成长成才成功的历史机遇。比如,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其实为当代青年人提供了充分融入世界、与世界同行的机会;再比如,当前国家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那么青年人能否主动跟上这些新技术、新趋势? 当前国家正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那么青年人能否在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困难地区培养和锻炼年轻干部,那么青年人能否让自己成为其中一员?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所以,当代青年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惜时如金、抓住机遇,推动自己更好更快地成才成功。

  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出彩”的局面

  《中国青年》: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大城市都先后出台了优厚的人才政策,争相加入“人才争夺战”。这种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的想法固然很好,但部分明显缺乏产业基础、配套公共服务也不完善的城市大量引入人才,很可能造成人才无用武之地、带来人才的浪费。从城市发展与人才建设的角度,你认为一个城市如何才能真正留住人才的心?

  吴庆:我经常想,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都喜欢去北上广深包括杭州这些城市?他们难道不知道房价很贵吗?难道不知道竞争的压力很大吗?我想最核心的一点,是年轻人认为这些城市拥有适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很多人不愿意回到小城市、小地方,恰恰是因为那里没有太多机会与选择。北上广深以及杭州这些城市能吸引年轻人,说到底,是因为它们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青年优先发展的机制,为青年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发展机会,年轻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它们产生亲近感,也就愿意留在这里。即使要面对很多压力,这些城市还是能让年轻人对未来前途满怀希望。

  所以从根本上讲,拉动人才流动的其实是公平选择的机会和更多发展的机会。每个诚心想要留住人才的城市都应竭力创造这样的环境,要让青年在其中能有所发展,而不能让他们进入一个死板的环境中没有选择。这实际上是给城市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课题,就是城市的宽容度和视野格局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只打算做一个井底,那又会有多少人愿意过来呢?可能只有井底之蛙愿意呆在这里。所以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我们一定要提高城市的品质,尤其是随着中国越来越深入地走向世界、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城市的开放度、包容度和多元选择性,应该是每个城市都应极力打造的。

  另外,创造一个更为自由的人才流动环境,也非常重要。从我们现在的城市状况来看,很多城市设置了户口或其他一些资质门槛,如果这种状况没有改变,就很难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比如年轻人会为了城市的户口或者其他一些很稳定的东西,而呆在一个地方保持不动的状态,我认为这种状态从整体上看是不利于人才的真正发展的,只有流动起来、竞争起来,在整个社会上产生一种友好的机制,人才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潜能。

  党的十九大提出这样一个人才战略,即要“以识人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实际上,这五个方面也提出了一个城市对于人才,特别是对青年人才应有的态度,也是人才建设相关部门未来工作中应该努力的方向。当这五点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这个城市才是有生命力的,它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大家都紧紧吸引住。

  《中国青年》:针对我国当下人才培养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你有怎样的建议?

  吴庆:整体上看,中国在新时代如何才能创造一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出彩的局面,这是我们在人才工作上应该要推动的重大转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就证明社会真正实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就需要让人才能够保持自由流动,需要平等的晋升空间,要排除传统的等级尊卑观念,要对所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能够予以认可,而不能持有传统的甚至封建的观念去看待人才。这种转型,特别是对于80、90后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他们非常期待自己个性价值的实现。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更新的文化,要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尊重个体、让他能充分发挥潜能的环境和氛围。随着我们国家有了充足的物质积累,可能我们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其中每个人的自由解放是其他人和整个社会走向自由解放的先决条件。创造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追求人的潜能的发挥和对每个人价值的认可,我认为这是我们当下人才工作应当大力去做的事情。(采访/本刊记者 徐吉鹏)

责任编辑: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