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智见·政策  >  正文
崔国斌:一个领军人才就是一个产业

发稿时间:2018-07-21 16:04:00 来源: 《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网

  我们到合肥采访,在街头巷尾和普通青年、科研人才、创业者促膝交谈,也采访了合肥市服务青年人才的政策部门领导。对他们的访谈,可以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合肥对人才的重视,感受到他们对青年人才的渴求和真诚、感受到合肥市上下对青年的真实付出。这种投入和付出,给年轻人以温暖,给未来以希望。

  百闻不如一见,合肥当得上是一个“养人”之城。下面几篇采访,是来自合肥市相关部门的真实声音。感谢合肥市委常委、秘书长韦弋,合肥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吴功福,合肥市委副秘书长崔国斌,合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学章以及接受采访的合肥市公安局、合肥市建委、合肥市房产局、合肥市人社局、合肥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合肥市团市委等部门的同志。

合肥这个地方实现了事业留人、机会留人,同时也帮助圆梦。

一个领军人才就是一个产业
访合肥市委副秘书长 崔国斌
采访/本刊记者 董铁莹

  《中国青年》:您提到,“合肥对人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

  崔国斌:确实合肥对于人才的理解很不一样。这十多年,合肥的人才流入总体规模比较大,但这是一年一年持续、稳定流入的,与城市的发展、创新和各方面配套都是相协调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前不久,宋国权书记在《人民日报》上有一篇文章,对人才和城市的关系作了思考,他说“人才的成长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离不开完备的生存要素和完善的生态系统。引进人才也是这样, 既要‘一见钟情’,又要‘日久生情’。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城市发展观,聚焦人才强市战略,推动从‘抢人’向‘养人’转变,倾情打造‘养人’之城。”

  合肥总体来说是一座低调而有梦想的城市。80年代的时候,合肥就已经成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合肥是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市,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2017 年,合肥成为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些年,合肥在人才和产业上下了很大功夫。

  从安徽省委、省政府和中科院共同印发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来看,未来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构建“2+8+N+3”的创新体系,其中“2”是指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积极争取新能源国家实验室;“8”是指新建5个大科学装置、提升拓展现有3个大科学装置性能;“N”是指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3”是指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3个“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目前,合肥的创新平台已形成了基础研究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企业研发平台、双创平台等。

  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能带来大量人才的聚集。比如京东方合肥10.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项目,作为全球第一条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它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采用的核心工艺技术都达到了业界最高水平。这样一个高新技术产业,京东方在合肥的三个工厂共有员工15481 人,其中本科2529人,硕士1535人,博士33人,本科以上占比达到了26%以上,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了大量优秀人才。

  同样的,一个领军人才就是一个产业。目前,合肥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很好,像科大讯飞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刘庆峰这样的领军人才;比如,潘建伟教授,他带领的团队不仅让我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国际处于全面领先地位,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并引领着量子通信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所以合肥这个地方实现了事业留人、机会留人,同时也帮助圆梦。

  再比如哈佛八剑客,我们有了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哈佛八剑客就集聚到合肥来了。他们把诺贝尔奖得主的照片贴在墙上,在实验室墙上用毛笔写下了座右铭:尊重科学,追求效率,关爱生命,敬畏制度。作为领军人才,短短几年,这个团队已经做出非常漂亮的工作,每年几十篇好文章,在国际领域初步显出影响力, 很多人的科研成果比在哈佛还大,发展更快。

  合肥也一直在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这座城市的性格特点是不排外,所有来到合肥的企业,发展得好,我们都感到高兴。因此外界都评论说,“合肥是企业的福地,来了就能做成事业。”

责任编辑: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