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中央工作动态  >  正文
首场团中央机关"开放日"网络直播间活动(文字实录)

发稿时间:2014-04-24 07:5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次旺平措:青年创新创业这块,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觉得如果是作为创业的一个取向的话,我有三个方面建议:

  一是尽量多的了解已有的,就是在这个领域里面和相关的领域的知识。这个是需要尽量多的涉猎和了解,以确定自己下一步的创业或者是创新机制。

  二是尽量把握需求,因为前面说到那两个案例,无论是"肉夹馍"还是"牛肉粉",都是一种传统的形态,但这也是一个需求,就像西方的快餐标准化之后到全世界各地都可以卖,所以在这方面应该说市场或者是客户需求的体验是需要尽量准地去把握。

  三是需要持之以恒,包括创新意识、包括创新以后创业的行为、中间的艰辛和困难,这个过程应该有一定的韧劲才能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

  杜汇良:我讲两个方面。第一,是现在的年轻人特别缺的是逆向思维,因为大家都是顺着,就是要从反面、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思考,我想这样一个思维方式会激发起更多的创新。第二,我觉得大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一定要有更多的生活体验。

  主持人:您指的这个体验是什么?

  杜汇良:不要“宅”在屋里、不要“泡”在网上,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我想更多的生活体验会让人更饱满,饱满背后一定会有更多的商业机会。

  主持人:网友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在创业中遇到了困难要有怎么样的心态,做什么事才能解决呢?我们一直说遇到问题要有韧劲,要有坚持,怎么坚持?

  马兴民:创业是一个风险性很大的选择,每个人在创业之前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我们这个是有数据支持的,从大学期间一直到35岁,创办企业三年的存活率不足1%,而35-45岁恰恰是创业的活跃期,其中40-45岁的成果是最好的。

  马兴民:究其原因有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那就是经过一些必要的就业,实现人脉等等方面的积累,对于创业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清华大学曾经有过一项专门的研究成果,就是经过就业再创业和直接创业的成功率119:4,这个相差是非常悬殊的,所以我们不要凭着一时的冲动就投身到创业的洪流中,我们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有可能失败的心理准备。

  如何有这种心理准备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对症下药,创业需要哪方面的能力我们就有针对性的加强,不要等你真正投资、组建团队你在学习可能就晚了。比方说你将来创业要打动客户,如果你不积累你的社会技能,你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不懂得如何沟通,没有这方面的技巧你最后肯定会碰壁,如果你一旦创业失败,我说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你把它当成人生价值的一个标尺,坚持下去,不要动摇,往前走肯定会收获帮助。

  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部长今天做客中国青年网,与青年朋友们交流。团中央会定期通过网络直播间的形式与青少年进行在线互动交流,所以广大网友们可以关注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网和共青团中央以及两网的官方微博,把你想问的问题告诉我们,与我们互动交流,下一次在开放日现场的可能就是你。感谢现场的朋友,感谢网友的收看,下次再见。

责任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