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共青论坛·学员天地  >  正文
青少年“学党史”心态知多少(五): 校园“党史”课堂要不断推陈出新

发稿时间:2021-04-28 15:21:00 来源: 社志会 中国青年网

  近期,配合青少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学习教育,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通过“社志会”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6021名青少年参与调查,反馈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此,我们撰写十篇分析青少年“学党史”心态的文章,提供分享交流,今天发表第五篇,敬请继续期待——

  第 五 篇

  校园“党史”课堂要不断推陈出新

  纪念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青少年 “学党史”掀起新热潮。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党史教育”首先是面向党员干部开展的,1949—1959年,党史教育对象开始从从党员干部逐步拓展到高校学生,初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元素。1961—1962年期间,国家教育部门开始推进中共党史教材编写工作 [1 ] 。 1979年教育部统一要求高校开设“中共党史”作为必修课程。1985年以来,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治理论课“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等,将“中共党史”课程纳入“中国革命史”课程,将“中国革命史”更换为“毛泽东思想概论”,增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等 [2 ] 。邓小平同志就十分重视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认为 “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3 ]。 而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明确指出,要 “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 [4 ]。 可见,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虽几度更替,但总体不断趋强,持续受到重视,学校课堂是青少年 “学党史”的第一阵地。

  表一:

  读书期间是否接收过学校的党史知识学习与认为自己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制度的了解程度的选项列联表(部分 )

  

  表二:

  了解党史的主要途径与认为自己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制度的了解程度的选项列联表(部分)

  

  从调查数据看,有超九成的青少年都在学校场域中接受过 “党史教育”。有超七成的青少年接受“党史教育”的方式是课堂。调研组将上述两项选择与“整体而言,认为自己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制度的了解程度”进行列联估算,在青少年的主观感受中,约七成的青少年感觉从中大致了解关于党的一些基本资讯,约一成青少年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关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制度。首先,可见“党史教育”在学校中的落实情况是良好的;其次,大部分青少年通过“党史教育”课堂,认为自己对党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了解。 但 青少年对 “党史”了解的程度 仍有上升空间 。 “ 党史 ” 是青少年了解、认识党的 “敲门砖”,学校 可考虑 开发更有趣的学习形式,使青少年更深入的了解 “党史”知识,提升校园“党史教育”成效。

  图一:

  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利用晨会讲好党史故事(来源:扬州发布)

  

  例如,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就做了较好的示范。据 “扬州发布”报道 [5 ] ,该小学在本学期推出了 “学史明理——党史云课堂“系列活动,真正做到将党史教育融入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当中。其具体的课程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讲述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及精彩故事。目前,“首批’云课堂已完成课表制作,由红船到井冈山、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脱贫攻坚等,首先计划推出13个故事,每次一个小故事,伴随青少年心灵成长。并且,为讲好党史故事,该小学还专门成立由党员教师、小小宣讲员组成的百人团,由他们为全校师生讲述百个党史故事。该校还考虑将每个党史小故事录制成微课,学期结束形成一套《小学生学党史》微课程。

  可以发现,该校在传统  “党史教育”课程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青少年“学党史”不再是被动式的、单一接收的,转变成为“短、频、快”的特色教育模式。即:推出“短”的党史故事,利用碎片时间增加学习党史的“频”率,契合时下较“快”的生活节奏。并且,青少年还能作为“党史”的传播者,在讲中学,使之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让“党史教育”更好的与校园生活结合,不断推陈出新, 更 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孙玉凡. 我国高校党史教育的演变及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2] 陈荣武.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发展路向[J].思想理论教育,2021(03):76-82.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6.

  [4] 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N]. 人民日报,2010-07-22.

  [5] 扬州发布.扬州这所学校推出党史学习“云课堂”[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081384210340377&wfr=spider&for=pc.2021-03-13

  作者信息

  苏敏,中级社工师,厦门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晨